逢9就遇大事! 《本来面目》导演亲解析「圣严法师80年传奇一生」

记者傅家妤/专访

《本来面目》以纪实电影的形式,呈现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跌宕起伏的一生,回顾圣严法师的一生,其实充满颠沛流离、考验与转折,导演张钊维在接受《ETtoday新闻云》采访时透露,「透过阅读年表可以发现,其实圣严法师在西元年份逢9的那一年,他生命中都有一些大事会出现。」因此他决定在电影中以10年为一个节点,重现圣严法师追寻生命与信仰尊严归向的历程

▲《本来面目》导演张钊维。(图/记者周宸亘摄)

回顾圣严法师的一生,1949年他从大陆来到了台湾,1959年退伍后再次出家,1969年出关到日本,1979年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到纽约建立了道场,1989年就是法鼓山成立,1999年就是大地震,在安抚灾民心情上,圣严法师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而2009年圣严法师圆寂,每逢西元年份9圣严法师的生命中都出现了影响他一生的大事,因此导演也决定以10年为一个节点,拍出属于圣严法师的传奇一生。

张钊维导演自1997年开始从事纪录片编导工作,至今已经累计了不少作品毕业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他,对于拍摄的前置工作,资料收集并非难事,因为纪录片并非如剧情片般,可以实现设计好故事情节,有写好的剧本,纪录片的工作室必须透过手上既有的素材,去决定拍摄的内容,「资料收集这件事我不害怕,害怕的是找不到资料,或是资料在那里但没办法公开或开放。」所幸这次拍摄的过程中,法鼓山非常大方,「我们要求看什么,他们几乎都会给我们看,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过去完全没有出版的材料,其中包括师父日记。」

▲《本来面目》记录了圣严法师跌宕起伏的一生。(图/牵猴子提供)

在拍摄圣严法师的纪录片之前,张钊维导演因为母亲的过世,2004年皈依到法鼓山下,但他对佛教禅宗等只有粗浅的认识,过去也只和圣严法师有过一面之缘,从头到尾几乎是零交流,直到在机缘巧合被圣严基金会找上,并答应接下为师父拍纪录片的工作,他终于为自己心里多年的疑问找到了解答,「我很关心宗教信仰在整个华人社会的状况,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动底下,宗教信仰是否能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所以我觉得透过拍摄《本来面目》,其实是在帮我去回答我这几年在想的这个问题。」

▲导演张钊维分享许多《本来面目》的制作内幕。(图/记者周宸亘摄)

除了回答萦绕在心中多年的疑问,张钊维导演坦言,在拍摄过程中也对出家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对某些事情都很认真,其实内心对自我要求都很高,我在法鼓山碰过一个约4、50岁的法师,当时我们在餐厅吃饭,他要求把所有出现缺口碗盘都换掉,那时候我说了一句『师父你好认真啊。』他回我『不认真怎么会当出家人?』而圣严法师也是这样的,对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自我要求很高。」看到出家人如此认真、高要求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也带给了张钊维极大的启发。

▲圣严法师虽然已经在2009年圆寂,但他所提倡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依然流传至今,影响着千千万万人。(图/牵猴子整合行销提供)

《本来面目》自1979年圣严法师在纽约街头揭开序幕,从信仰危机、二度出家、前往日本、禅修传法、开创法鼓山、生死关怀,终至2009年舍报圆寂,故事聚焦在圣严法师整个的生命历程,原以为是个庄严、严肃的佛教纪录片,但片中却不时呈现圣严法师感性,带给别人感动的一面,张钊维导演称自己并非要透过电影讨论佛教或禅宗的教义,而是要让观众去感受圣严法师这位人物,「如果圣严法师的人生是一张考试卷的话,当他答题完成,你会怎么去看待这张考卷?」

▲张钊维导演也坦言其实整部电影当中最难处理的部分,就是结尾。(图/记者周宸亘摄)

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张钊维导演认为最难的部分就是「该如何去处理故事的结尾?」该如何让观众面对圣严法师的圆寂,这是导演在处理素材时纠结最久的一段,「应该要很煽情,还是要处理得很冷静、理性,这个拿捏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触及到一个课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最后他从受访者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无常是一种美学,这个是我要的,透过这个让观众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然后再去面对死亡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