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毛记葵涌」上市日飙431% 「废青」一夜变亿万富翁
杂志《100 毛》及毛记电视母公司毛记葵涌 (1716-HK)28日挂牌上市,上市前的暗盘价更狂飙 575%,终场以港币6.38元收盘,上涨5.18元,涨幅431.6%,成为港股新股市场新的「超购王」。据了解,毛记是由3位不到40岁、自称是废青的年轻人创办的,挂牌后一夜晋升亿万富翁。
综合港媒报导,毛记执行董事林日曦 (原名徐家豪)2010 年1月找2位合伙人陈强(原名陆家俊)、阿 Bu(原名姚家豪),每人拿出 8000元(港元,下同) 做为创业资金,共同创办毛记前身《黑纸》,与一般杂志不同的是,每期都只有一张A5纸;2013年出刊第二本杂志《100毛》每周主打100条最关注话题,每篇100至500字,喊出「看得完,刚刚好」,再度风靡全港。
报导指出,毛记创立5年后,2015年进军电视市场,以幽默、KUSO手法讽刺时事和政治,符合生活压抑的香港年轻人胃口,口号也令人相当深刻「要解决香港的问题,不能够只靠一群人,只要靠我一个人。」据了解,3个30几岁的「废青」共同创办香港媒体公司毛记葵涌,将「废」的精神发挥极致,无极限地KUSO时事,引起广大年轻人共鸣,挂牌股价狂飙432%,3人身家各自飙升近3.9亿港元(约15亿新台币)。
《香港 01》进一步分析,自嘲自己是「废青」的毛记创办人之一的林日曦借着毛记打造出 3 大「吸金方程式」。程式一,在毛记做董事月薪逾 10 万,毛记上市集资成功,为林日曦提供可观又稳定的收入,从毛记招股书发现,林日曦的薪酬「三级跳」,截止2015年3月底年度的年薪不过是52.8万元,在2016年度攀至81万元,但自2017年度至最近一个业绩期间,年化薪金都保持在129.6 万元(平均每月 10.8 万元)。
程式二,林日曦兼营网红,大赚广告费。分析指出,毛记除了为林日曦提供高薪,还带来个人的「广告商机」,毛记招股书披露,基于林日曦声誉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粉丝群,广告客户等都视他的社交平台粉丝专页为广告渠道,林日曦在平台上撰写对产品的个人见解等,便可赚取广告费,截至2017 年3月底的1年间,便因此赚得200万元的收入,轻松兼营网红副业。
程式三,林日曦自己当演员海捞。分析指出,林日曦另有一条隐蔽财路,就是在毛记负责制作的广告视频中演出,可以自行向毛记的广告客收取演出费,毛记招股书显示,林日曦和另外 2 位创办人都在外参加自由演出或活动来赚钱,并在过去3年间合共取得249.1万元收入,以林日曦为例,就这期间参加了17场自由演出及活动,其中有5场是受聘做广告视频的演员,有关广告视频则由毛记制作,但毛记无就参与相关演出或活动订立任何收入共享安排。
单计持股和股息,林日曦已有8205万元的资产,连同3 大「吸金方程式」,身家破亿元无难度,也为学历程度只有中学毕业的他增添传奇色彩。林日曦同时也大方照顾共打天下的员工。截至 2017 年 3 月底,毛记共有 68 名员工,往前数起12个月内的雇员福利开支为2114.7万元,其中3位创办人的年薪及福利占去394.2万元,2名高薪员工占去 241.1 万,余下员工的平均年薪及福利便约为23.48万元,或每月1.96万元。
▼毛记葵涌 (1716-HK)在港交所宣布正式挂牌。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