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今年首见红害 污染厂区降载减排

高雄市府15日市政会议后,市长陈其迈(左)、环保局长张瑞珲(右)共同对外说明这几天相关空污应变措施。(林宏聪摄)

高雄近日空污严重,14日出现今年首次空气品质指标红害日,环保局启动紧急应变,要求20大污染工厂共41家业者降载减排;市长陈其迈昨强调,高雄空污逐年改善中,但67%污染源来自境外及北边县市,需持续监控

根据行政院环保署空气品质监测网,14日白天高雄多数空品测站呈现AQI空气品质指标红色警戒,显示空气对所有族群均不建康,这也是今年高雄首次的红害日,为此,市府15日市政会议特别专案报告空污防制措施。

环保局长张瑞珲指出,AQI小于100的「普通等级」日数,去年75.6%,今年则增至82.9%,10月、11月PM2.5细悬浮微粒也都比去年同期下降,但近日因东北季风,前两天出现红害日,市府已要求20大、前41家污染厂区降载,并透过群组脸书、有线电视跑马灯提醒市民减少外出。

陈其迈补充,市府10月起要求台电兴达电厂4座发电机组停2降2,降载幅度更从过去的65%降至50%以下,以昨天为例,台电即降至46%,因此PM2.5、PM10与臭氧数值均比去年同期减少5%至16%,显示空品改善,但要更努力维护市民健康。

他说,高雄本地污染源只占33%,22%来自境外,45%来自其他县市,随东北季风往南吹,尤其冬季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