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的本土语言长辈听不懂 全教产指这政策已沦为闹剧
教育部在中小学推动本土语文课程必修。(本报资料照片)
去年9月起本土语言课程在各高中职如火如荼展开,但全国教育产业总工会今表示,这政策未做好完善师资、课程安排、妥善规画,尤其当课本的闽南语字连闽南语流利的家人长辈都看不懂,或者有学生反应在校学习的本土语言,长辈听不懂,本土语言课程已被戏称为一场闹剧。
依据高中生的反应,目前本土语言授课老师多为原校其他科目之教师,这样的课程真能够系统性教导学生本土语言吗?此外,让学生依其自身母语来选课,必面临师资不足、成本过高,但若只开设当地常见之本土语言,可能又让其他族群之学生无法学习到自身母语,丧失本土语言课程原先之美意。
全教产理事长林硕杰表示,目前只有2学分之高一本土语言课程的教材并不实用,本土语言课程应注重听与说,不该让考试降低学生之学习意愿、不该过度注重书写、不该变成一堆音标和奇怪的繁体字,而是应加强于生活中之应用,如果生活上完全用不到,那就算上完课、学了也无实际价值。
林硕杰说,语言类课程所需要的时间远超过两学分之课程内容,但高中生又要面对各次段考、学测之负担,恐无法抽出更多时间练习该项语言,势必会压缩到有限的自主学习、探索时间,学生压力大增、负担过重,也会对本土语言失去兴趣。
林硕杰指出,目前本土语言设为必修,许多学生只会应付了事,沦为表面工夫,已有许多师生认为必修改为选修较合宜,也可适时提供更多选修本土语言之诱因,或许会更适合。
林硕杰表示,教育部不应急于实施此政策,因为培养优秀之本土语言教师比快速通过教育政策并施行来得重要。教育部应该检讨两学分的本土语言课程是否真的有达到推广的效果,或是要继续用无效的教学方式来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