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扯价值观 违经济法则必败

苹果公司计划建立一条大陆专用的iPhone供应链。(新华社资料照片

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在中美对抗、逆全球化与疫情推波助澜下,全球供应链重组是必然,如从全球化到在地化长链变短链,台商中美两边押,有其个中道理,但要把供应链与所谓西方价值结合,表面看似合理,却违反基本经济法则,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根据美银的全球分析调查,即使在爆发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基于种种因素,也正从全球化转向更为本土化的做法。这些因素危及供应现代工厂的网路,如贸易争端国安疑虑、气候变迁,以及自动化制造的崛起。

比如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口罩防疫器材成为战略物资,各国把在大陆的口罩生产线,部分回大陆实属必然。

在中美对抗下,大型台商两边押宝也是必然,卖给大陆的,在大陆生产,卖给台湾或美国的,就移到大陆以外的地方生产,所以政府大肆宣传的台商回流,不过是大环境的逼迫,背后更是台商的心酸血泪

对大陆而言,这也非零和游戏,以苹果而言,2019年大陆市场贡献其营收达到一半,大陆有话语权,为了不被贸易战波及,苹果卖给大陆的产品,除了必须在大陆生产,而且也逐渐转移成大陆企业代工,立讯的崛起就是一例。

更重要的是,2019年,中国仍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名,理由很简单,良好的投资环境有三:大量劳工政治安定与基础设施完善;对比东南亚印度等国,仍找不到可以完全取代大陆之处。

企业的存在就是为追求利润,除了国防安全、战略物资生产有其必要外,硬要把民主自由跟供应链重组套在一起,除了逼企业选边站、还要付出庞大成本跨国企业可以应付,中小企业要如何存活,加入一方,被另一方当作打手,谁要来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