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嗑药”,既要追责更应反思

秋风渐起,保温杯里加枸杞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央视财经的一个报道,却让人大吃一惊:看起来颗粒饱满、鲜艳红亮的枸杞,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记者发现,当地市场上的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出去,动起了用焦亚硫酸钠增色的歪心思。在甘肃省靖远县被称为“枸杞小镇”的五合镇,记者听到了另一个词汇:硫磺。商户们表示,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就只能用撒手锏——熏硫磺。

从青海格尔木到甘肃靖远,从使用焦亚硫酸钠到熏硫磺,不良商户为了获取利益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场景令人难以置信:当枸杞“嗑药”成为一种“明规则”,甚至形成了上下游庞大产业链的时候,当地相关部门难道真的一无所知吗?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行为,每天晚上都在靖远县的几个乡镇上演,浓烟滚滚、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熏制棚随处可见。白天采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晒……这显然是为了逃避白天的执法监督,但是,执法人员可以下班,食品安全却必须时刻“在线”。对于欲盖弥彰的枸杞“嗑药”行为,相关部门置若罔闻的态度耐人寻味:这到底是为了保护“特色产业”,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据报道,为了打造更好的青海品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出台施行了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为了巩固夯实地方农业的特色产业,甘肃也多年多次出台培育地方枸杞种植加工产业的文件法规。枸杞“嗑药”大行其道,却为此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各种地方标准和地方法规,为何沦为一纸空文?对于地方特色产业来说,任凭不法商家上下其手,到底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破坏?

枸杞“嗑药”的危害性无需赘言,此事曝光后,也势必会给两地的枸杞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实际上,这件事的危害不止于此。当枸杞“嗑药”成为一种行业“明规则”,难免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如果只有“嗑药”的枸杞才能赚钱,必然会让更多商户加入其中;如果枸杞商户不是通过提高品质来提高价格,而是通过“嗑药”来压缩成本、拉低价格,饮鸩止渴的做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灾难。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事关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和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枸杞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存在隐秘的角落。对于枸杞“嗑药”,希望当地相关部门能拿出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彻底铲除为害一方的市场毒瘤。更为重要的是,有必要举一反三,建立起全链条管理机制——食品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应处在严格的监督视野内。

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