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油价狂跌 石化业的超级警讯

虽然油价狂跌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的谈判破裂,但油价震荡、油价低迷的经济型态无疑是石化业发展的长期警讯。就算目前市场供给面过剩的因素消失,就长期而言,为解决全球暖化和海洋污染等问题,各国绿色新政纷纷以循环经济模式摆脱传统石化业的污染,因此石化业的转型刻不容缓。

2019年底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大会(COP25)即指出,石化业对全球暖化的贡献居所有行业之冠。气候责任研究机构(Climate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也指出,20家开发全球石油等产品的化石公司直接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的35%,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龙(Chevron)、壳牌石油(Shell)、英国石油公司(BP)这四家油公司更直接贡献了10%的排放量。可以预期的是,未来排放大户企业受到政府规范限制及市场需求减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

石化业不仅对全球暖化有贡献,其下游体系所生产的塑胶、人造橡胶等制品更是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而联合国已将塑胶垃圾视为仅次于气候变迁的全球危机。以塑胶为例,依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19年底的估计,全球现有塑胶中,50%是在过去13年制造出来的,OECD更推估2050年全球塑胶需求量将为2017年的两倍。塑胶可说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材料之一,也是从开采到废弃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环境及健康冲击的材料,但目前全球塑胶不到10%被回收再生,可说危害环境甚大。

OECD评估,塑胶再生料将比使用塑胶原生料减少60%能耗,可大幅缩小碳足迹。对此,美国联邦政府于2018年开始明确规定公部门采购的电子电器产品,「须至少具备2%塑胶再生料成份」的门槛,欧盟则于2019年发布禁用特定一次性塑胶产品之法规,国际大厂例如苹果、戴尔(Dell)、SONY、松下等企业,也对外承诺产品使用塑胶再生料比重目标。我国企业远东新世界的100%再生料塑胶技术更是受到欧美欢迎。此外,Dell、百事可乐、英国电信和阿联酋集团(Majid Al Futtaim)等跨国品牌更宣示将依据循环经济原则,逐步转变其全球供应链布局。

台湾作为国际电子电器与石化原料市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应对传染病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要及早接轨国际循环经济浪潮所带来的供应链模式变革,包括国际市场规则对于塑胶再生料的需求压力,也势必日益增加。

到底原料转成再生料将带来何种经济影响?根据中华经济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评估,若台湾的塑胶产品采用20%塑胶再生料,则每年将可创造约新台币662.9亿元的产值,和16,145个就业机会。

从欧盟和美国经验,皆由推动强制性的法规,导引厂商行为方向,并搭配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引领创造循环经济之市场需求,并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创新。但台湾目前欠缺明确的法规与积极的诱因机制!日前虽针对疫情颁布了「纾困振兴特别条例」,但可见的措施几乎都聚焦于「纾困」,若能更积极的观点看待,此波疫情正是带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政府可积极运用「纾困振兴特别条例」第9条第一项及第三项规定中的「振兴」两字,改变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受疫情冲击的事业朝循环经济转型发展,不但可帮助石化业尽早规划、走出困境,也将带动我国产业及早进入全球循环经济的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