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企业进化论

一波波来自政府、消费者与投资机构的殷殷期待与压力,如欧盟不断透过立法具体规范并要求企业投入ESG领域,相信应能加速推动并强化企业进化力道。图/本报资料照片

5月初的政大公企中心清风徐来,阳光洒在二楼的流光中庭,错落有致的光影点缀着中庭里大小摊位,耳边响起不同语言的嗡嗡交谈声,一如B型企业运动风靡全球般地生气盎然;一墙之隔的国际会议厅正举办着,由政大商学院信义书院偕同台湾B型企业协会主办的「Building Better Business企业进化」中小企业ESG国际论坛。

■B型企业就是一种 better business

当日特地邀请了英国剑桥贾吉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 of Cambridge)信义讲座教授孟睿思(Christopher Marquis),同时也是《企业进化》(英文原名为《Better Business》)作者来台分享。承蒙台湾B型企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扩大邀请亚洲区会员前来共襄盛举,使得当日会场呈现出环太平洋地区B型企业的多元样貌。

笔者多年前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捐赠一笔学术基金,希望培养投入大中华区经营管理研究的顶尖学者,而Chris正是我们现任的信义讲座教授(the Sinyi professor of Chinese Management)。他的经历相当令人惊艳,大学念历史、硕士改念MBA,曾在JP Morgan工作过几年,接着走入学术界、取得社会与管理学博士后,陆续在哈佛商学院、康乃尔大学S.C.詹森管理研究学院任教,新冠肺炎疫情前也长期担任中国多所顶尖大学的讲座教授。

可能是因为如此跨域的人生经验,让Chris得以一种更宽广的社会人文角度来观察企业,特别在企业策略、社会创新、企业家精神与永续发展等领域,这种浓浓的Chris色彩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字里行间充斥着对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极大的失望,及对企业能够、也必须改革资本主义的无比期待,而这希望的星星之火自民间自发成立的B型实验室开始,至今已遍布全球、甚至扩及到每一个人,透过「伦理消费」来影响企业。

笔者认为以「企业进化」来诠释Better Business实为神来之笔,因为不只晚近出现的B型企业是一种better business,其他有志于追求永续/ESG的既存企业,又何尝不是一种企业进化?

如果我们拉长时间来看,企业进化史虽然短暂、仍不脱历时漫长的生物演进脉络,但两者间存有关键的绝对差异-主动性。生物演进史多半是由于若干(或突变)物种意外可以适应客观环境改变,像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大灭绝后,只有小型哺乳类动物能在剧变下存活,属于被动式的物竞天择;但现阶段追求进化的各家企业中,则有相当比例是自发希望世界可以因为有它们的存在而更好。

■企业要将重视社会与环境等思维植入DNA

因为主动,所以竭尽所能。这样的社会运动不断汇流、融合,并逐渐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资讯日新月异、光速传播的当下,存心漂绿或倡议空洞承诺的企业,很容易招致消费者的反弹或抵制,益发使得「企业进化」日趋成为商业世界中主流的新常态。

不过,笔者更想强调的是,并非每家企业都需要成为B型企业,只要每家企业都能像B型企业,在日常营运的每一刻兼顾利害关系人权益,将重视社会与环境等思维镌刻进入企业经营的DNA;诚如我向来信仰的「企业伦理」-以企业为主体,针对各利害关系人从事合宜行为、建立适当关系,以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如此才能推翻股东至上主义,让企业的存在带动整体社会、国家、甚至地球,进入共生共荣的正向循环。

换言之,也许我们可以将Chris在书中巨细靡遗呈现的B型企业运动,视为一种范畴更为宽广的企业进化思潮,尤其是陆续有中大型、甚至是跨国企业竞相响应追求永续,欧盟更是不断透过立法具体规范并要求企业投入ESG领域,一波波来自政府、消费者与投资机构的殷殷期待与压力,相信应能加速推动并强化企业进化的力道,大步迈向一个你、我心向往之的better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