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企业脱碳之路如何部署
一些企业为了能与《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一致,已着手投入新技术、新设施或开始采行不同的商业模式,以求能在未来的净零环境中从事经营。图/Freepik
为因应气候变迁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全球企业陆续制定了脱碳目标并采取重大减排措施。一些企业为了能与《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一致,已着手投入新技术、新设施或开始采行不同的商业模式,以求能在未来的净零环境中从事经营,部分甚至订定了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的远大目标。笔者罗列出目前国际间可协助企业迈向脱碳之途的几套主流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碳移除与碳捕捉能协助实现脱碳目标
虽然脱碳有多种方法,然而根据包括由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能源总署(IEA)和绿化金融系统网络(NGFS)等国际机构设定的气候情境显示,如欲将气温升幅限制在摄氏1.5度或2度,即必需使用二氧化碳移除法(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和碳捕捉与封存法(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
尽管当前各项研究对于这两者重要性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传达了一致的讯息,即CDR和CCS在实现最积极的脱碳方案时可扮演关键角色,且彼此在一定程度上重叠。
CDR是一套以自然方式(如「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为主的解决方案,可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储存于陆地、岩层或海洋中。
在以自然方式减排的CDR解决方案中,最常见的做法是造林和恢复林地,但亦可采用其它包括改善土质、增强风化作用和生产生物炭等方法。
技术型CDR则包括从环境空气中去除并储存碳的「直接空气碳捕捉与封存」(DACCS)以及「生物能源碳捕捉与封存」(BECCS)。在多数情况下,CDR与实际排放源或工业流程无关,意谓CDR的潜在效益本质上属于净收益,并不会直接减少碳排。而且就以技术为主的CDR选项而言,一些关键性解决方案实际上系由CCS建构而成。
CCS则是一套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捕捉并储存在永久性设施中的技术。CCS可部署在发电厂和工业生产中,并直接从发电过程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将管道中的气体输送至定点土壤中长期封存。所捕捉到与封存的碳亦可运用于能源产业,例如用来在已枯竭的矿藏中粹取石油与天然气。根据全球CCS研究所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2021年CCS每年可封存3,700万吨二氧化碳,且一系列专案可开发出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的封存能力。
■碳权作为脱碳替代选择
碳权(carbon credit)相当于是避免从事或减少特定活动,或消除一吨碳的证书。例如,某企业开发了一项造林专案,从大气中移除了大量的碳并创造碳权,该企业便可使用该碳权来支持其脱碳声明,亦可将碳权视为商品而与另一方交易。碳权市场的运作方式不一而足,但核心原则是企业会支付一定费用来补偿其碳排。
提到碳权,就不免谈到「强制性碳交易市场」(MCM)和「自愿性碳交易市场」(VCM)两个概念。MCM是一套由国家主管机关来统一管理国内所有企业可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并将其当成空污来进行管制的温室气体减量方法,主要实施于北美与欧盟地区。
而VCM顾名思义,即非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参与市场的买卖方进行交易。
有意朝向永续转型的企业,可选择在国际VCM中购买由其它企业负责营运,并经第三方单位认证的减碳专案生产出的减碳成果,再以此抵销本身的碳排,最终达到「净零」或「碳中和」的目的。
然而,碳权虽然可以提供弹性,确也存在风险,部分利害关系人甚至对于碳权能否真正实现减排抱持怀疑。
碳权如欲发挥作用,有赖于建立一套透明、可信的验证机制与数据,如此方能说服利害关系人所有给定的碳权都代表着真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