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脱碳时代,台湾也需要绿色新政
「新政」(New Deal)一词,起缘于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经济陷入大萧条的美国。193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拯救欲振乏力的美国经济,遂提出一系列有关社会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措施。尽管罗斯福所推动的新政仅在其担任总统的第一任期,但新政所带来的成果,至今仍影响着美国社会。
综观罗斯福新政的成功要素,除了可归功于罗斯福总统的果断决策和美国政党的共同合作,更重要的是,新政时期所规划的基础建设,是围绕着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项重要核心-电能和化石燃料,来规划并兴建的。20世纪初,人类首次能够将电能运用在日常生活;此外,使用燃油作为内燃机的能量来源,更是让人类获得移动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主因,并因此推动了运输革命,成为今日全球化发展的滥觞。
然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有代价的。如前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物质生活带来显著的进步,但也因此让大量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当中。据统计,目前地球均温已较工业化之前,上升了1.1度,许多科学家认为,当地球均温上升逾1.5度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与文明,将因极端气候影响而招致毁灭性的冲击。
为缓解此一可预见的未来风险,此刻我们需要学习当年罗斯福果断推出新政时的行动力,积极擘划能够确保台湾永续发展的绿色新政,并聚焦以「脱碳」为核心理念,打造脱碳时代所需要的基础建设。
2008年,一群经济学家、环境专业者於伦敦将「绿」导入「新政」,进一步提出崭新概念:「绿色新政」。随着脱碳的必要性与日俱增,许多国家也开始倡议属于自己的绿色新政。2021年7月14日,欧盟执委会针对因应欧洲气候变迁、能源与土地使用,以及运输与税制等议题,提出一系列的法案与发展路径,目标是要让欧盟在2030年较1990年至少减少55% 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南韩总统文在寅也发表「南韩新政2.0」,宣布将投入160兆韩元,期待至2025年之前,在数位与绿色部门创造190万个工作机会,并让南韩能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从欧盟和南韩的案例可以发现,尽管都是宣示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但由于各自的经社条件不同,因此新政的内涵也有所差异。欧盟期望透过发展绿能、循环经济、绿色运输等方式,达成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而南韩则是聚焦在以绿色发展结合数位发展,希望透过人工智慧、绿能、国家数位化,让以工业出口为导向的南韩,可以在2050完成碳中和。
反观台湾,尽管国发会已为台湾2050净零路径设定了「12项战略目标」,以及八年9,000亿元的投资,但在具体落实方法上,仍缺乏像欧盟和南韩详尽的路径设定(根据国发会的说法,落实路径将于今年底公布)。另一方面,作为因应气候危机基本法的《气候变迁因应法》,目前也尚未明确气候治理的责任归属及各部会的分工方式。此外,在政府尚未确定企业排碳成本征收机制之前,现已有若干意见指出,未来应将此部分收入交由地方政府自由运用。上述现象皆显示台湾的气候治理仍需要相当时日,才可能真正落实。
面对气候风险挑战,需有更果断的决心,辅以弹性协作平台,驱动不同机构开展跨领域多元整合,共同肩负气候治理责任。同时,政党间也应在此议题上捐弃成见,借由倾听台湾经济发展的特性与需要,共同合作拟定绿色新政,加速实现经济与环境包容性成长的国家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