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以合作体制引领两岸绿色和平

图/美联社

经济部长郭智辉近期建议可以在菲律宾发展绿电,透过台菲海底电缆,将绿电输回台湾,新闻曝光后引起各方评论,说明几点:第一、台湾的确缺电;第二、菲律宾发展绿电技术可行,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第三、主要问题在于投资成本过高;第四、此外还有地缘政治风险,菲国已连换四届总统,两任亲中、两任亲美,如果下一任又换成亲中总统,恐怕情况会彻底改观。

■可在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碳中和产业平台

今年初我在工商时报曾发表《抓紧机遇,打造两岸融合绿净界》专文,建议自大陆输入电力是化解台湾缺电危机捷径。金门距离厦门仅10公里,距离台湾235公里,目前福建已有输水给金门。重点在于福建绿电发达,除了水电之外,还有太阳能、离岸风电与核电等。中国于再生能源领域已成为全世界领导者,有效推进减碳进程。

台湾和中国合作绿电与碳中和,有几层意义:首先,中国大陆为目前全球绿能最发达地区,规模世界第一,今年首次太阳能及风电增长超越煤炭,首次碳排放量下降,另供应全球大部分太阳能板及风机,绿能投资占全球三分之一。

其次,台湾缺电已是公认事实,再生能源发展严重落后进度,碳排放在全世界也属于末段班。绿能落后造成台湾民生不便,也影响企业和外资投资信心,对台湾积极发展的半导体和AI资料中心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再者,两岸近期关系陷入低潮,不仅毫无交流,而且台海危机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必须积极以合作取代对抗,最佳方式就是借由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绿电和碳中和产业平台,先进行合作,未来再视进展建设输电海缆。

这方面合作应不需政府核准,因为无国安敏感性,反而有促进人类福祉、改善全球暖化公益效果,较无争议,连美国都一再强调希望和中国在气候变迁议题合作。未来可透过大陆台商先行投资,再引进台湾企业和大陆官方资金。

大陆为何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全球绿能领导者?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关键在于社会制度。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艾塞默鲁、强生及罗宾森教授,正好研究这个主题。他们提到国家为什么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允许公民参与决策的包容性制度,相较于权力集中于少数精英的掠夺性制度,不管在政治或经济层面,更能带动国家繁荣。

他们理论的隐含论述,是民主较专制环境更有利于造就经济繁荣。可是如果观察绿能产业,我们要如何解释中国的巨大成功,相较于美国的失败,不论在电动车、风电或太阳能领域?

第一、中国政府执行力有高度效率。在大陆当前体制下,党是国家最高领导单位,指挥政府,政府再管理企业。但大陆政府与其说监督防弊、更着重兴利,政府与企业有共同目标,这是举国体制的展现。近年大陆中央强调「共同富裕」、打击贪腐,改革了过去一些弊病。

大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即社会主义现代化,或改良式资本主义。政府政策有清楚顶层设计、由上到下,配合企业发展、由下而上。当然这种制度有时候会被误用,但整体而言,国家推动的「新质生产力」,还是发挥一定作用,造就了一批世界级企业。

第二、大陆有效避免西方民主制度诸多问题。民主不是万灵丹,现在民主过于发达,结果引发不同阵营对抗,如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及台湾蓝绿恶斗。民主可能导致政策反复无常,如当年川普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即退出「巴黎协定」。

第三、中国大陆有庞大生态系。中国有全球最多人口、最大市场、也是最大制造国家,因此推动政策相对容易,不仅可成为标准制定者,而且可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整生态系。台湾虽然半导体和AI技术世界一流,但都是为他人作嫁,自己反而没有能发展出像样的生态系。

近期美国东岸码头工人罢工,调薪6成获通过;波音首度罢工后,计划调薪近4成。这些都说明美式民主制度的问题,科技快速发展造就七雄,掌控绝大部分财富,这何尝不是一种菁英资源掠夺?美国企业正面临苦果,工人阶级反扑要求加薪,等于是朝共同富裕迈进。

■大陆是绿能领导者,美国与其合作,台湾为何不?

中国大陆由于绿能发展成功,碳排快速降低,加上本身就是全球供应链重要参与者,未来在全球清洁供应链领导地位会更稳固。

虽然两岸政治立场相左,台湾也应效法美国,和大陆携手合作绿能及减碳。期待我们以绿电合作,创造两岸和解和平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