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疫情升温时需有的省思
肺炎疫情持续延烧,全台提升至三级警戒,民众不敢上街,信义区人车锐减,一片冷清。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进入疫情全境三级!值此时刻有些事不能不知道。
去年三月义大利核子物理学家保罗裘唐诺写了一本散文「传染病时代的我们」,当时义大利疫情刚大爆发,一些人不愿接受这是长期的流行,因此裘唐诺用幽默的散文提出了他的观察。
他当时的文字对照2021台湾这几天的实况,可说相当雷同!
第一,他提到冲击的初期,人们不免有「不愿接受」及怪来怪去的宣泄,但他说「大自然不是线性的,它的成长率不是陡升就是明显和缓」也因此,要阻止疫情蔓延,降低传播乘数(R0值),人自身的行为也是重要的模型参数,这时人们需要力量、牺牲、耐性,这三大神器。
力量,指强力控制(升三级,乃至局部四级)都是必须的。
牺牲,就是撑住,让疫情慢慢减速,不能一缓和就急着恢复正常。
耐性,就是未完全阻断传播链及R0值降到1以下时,没有放松的选择,也就是要能自觉的持久自律的意志。
我们不能知道传播乘数降到一以下这点何时到来,这难免让想要控制人生的我们有些挫折感,但,谨慎计算风险总是对的,太过想放开疫情重拾自己的控制权,反而造成更大的被控制。
第二,他指出,病毒是单纯的生物,它遵循SIR模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它一成不变,因此疫苗具有数学能量可以阻断传染,让易感染群直接跳到康复群,是最有效的遏制力量。因此全民施打疫苗,是愈快愈好的主动行为。
我们如果能像裘唐诺,把传染病当作数学的突发状况、并理解数学不是数字的科学而是关系的科学,传染病的传染模型建立在人与人连结(陈部长妙言)的连锁反应,这只能平心静气、就数论事,全体易感染者(也就是我辈大众),都聚焦在减降RO值的种种行动努力,即能让瞬间陡起的指数型成长转向转趋平缓的低档浮动,因此既不用对个别措施抱着过大期望,也不用自己划出无限膨胀的成长曲线,那么挫折及恐惧就会少很多!裘唐诺说「面对新冠肺炎,不团结就是缺乏想像力!」诚哉斯言!
第三、疫情让我们理解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是不可能成为孤岛的,全球化也包括了全球流行病,我们不能再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自扫门前雪」专家、我们应该要借由这次疫情陡升,意识到我们不可忽视人类有其休戚与共的共同责任。
即如这次感染源,虽然尚未定论,但推其源头,极有可能是由机师带来的变种病毒,而机师会带疫入境则是为了航空业的经济理由缩短隔离天数再加上诺富特饭店的「送往迎来」产生交叉感染,说穿了还是因为全球化货运需求,这种无法避免的关系连结,才会造成病毒入境,这也意味着,除非全球疫情一起降温,没有什么地方是绝对隔离而安全的。
再者,我们也不得不深思,新冠肺炎的兴起,是否与更大的地球物种快速灭绝,森林面积缩小,迫使原来安稳而自处于栖息地的微生物及病毒,必须另觅殖民地,而大量外移,其中最合适的宿主,就是高度连结而传播效率极高的人类,如果是这样,那么新冠肺炎病毒将只是一支先锋部队,未来人类所面对的非传统病毒恐怕不会少,可以说是人类过去对环境无穷尽的压榨,到今天大自然产生的反扑;果真如此,那就真的是「自作孽」了!这也是我们在此时身受疫情所困时刻,应该自省的因果,种因得果,我们不能怪「它们」,该怪的,竟然是我们自己!
最后,疫情升级,确诊频传、数字令人心惊,眼看我们原有的行事历逐一崩溃,心情自然恼火无奈兼而有之,这时有些讯息病毒也乘虚而入,错误讯息的传播也像流行病,易感染群很大,以致各类假设性的推论文章、病例的绘声绘影,重复播放的消毒扫街画面、医院沦陷导致量能萎缩的揣测、医病间的争执被放大、访问民众一再释放恐慌心理,对抢购潮的大量报导,讯息过度放大,也会造成另外一种传染病。这时有些媒体或自媒体的传播力,极有可能是引发恐慌的元凶。恐慌不是来自数字高低,而是来自假讯息或不当放大的局部讯息造成人民与政府、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回圈」才是。此时此刻,无论传统媒体与网路社群媒体,特别要冷静,让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能够安渡难关并有所增进,别让苦难白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