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永续发展走在 新冠疫情世界的最前端
没有人能够预测到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也没有人能够预测伴随而来的医疗危机。无论是否为「永续型」投资者,传染病风险从来都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场或可被称之当代最大挑战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也加速了投资界朝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过去十年,永续发展和绿色基金已充分展示了它们创造价值的能力。投资者的行为证明了这一点—在2020年第一季,欧洲的永续投资基金流入了300亿欧元。大家只是认为眼光放远,会更有助于全面性的风险管理。
这场危机加强了对责任金融(又称绿色金融/永续金融)的需求,主要源自四大原因:对公司社会角色的愿景、对长期风险的关注、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符合当前的政治目的。
然而,永续发展能否成功嵌入投资者、企业和投资生态体系的日常思维中,还要取决于金融界能否抓住时机,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界与政府的携手合作。政府需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服务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以防范「漂绿」(指企业宣示自身对环保付出但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将援助和补贴与真正的ESG承诺结合起来,利用民间投资来促进永续经济发展。
回顾2008年,正是金融部门引发了危机。因其不透明、晦涩复杂且与实体经济缺乏联系而广受指责。金融业当时被逼到墙角,被指控犯下一切错误;只是金融业在十年前很难彻底改造自己。但今天,已看不到任何借口。目前的情势赋予了金融界一项使命、一个「目的」、以及一个目前尚难企及的公众利益目标。
然而,金融业的转型不会自行发生。一年前,由美国大企业组成的保守派游说团体「商业圆桌会议」召集250位执行长,宣布放弃股东利益至上的主张,但却没有采取任何具体措施来打破这个半世纪以来的信条,在此信条之下,公司负责人必须将股东股票价值最大化视为唯一依归。
而这正是当前希望之所在。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部门,从未如此强调过投资永续和包容性经济的必要性。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洁净运输、全民医疗、循环经济、无农药农业—永续金融的投资理念都得到了各方响应。各国政府还须通过金融部门向经济注入大量资金,而金融业这次没有被当作「敌人」。相反地,由于与经济息息相关,金融界的利益与当局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
现在有更多声音呼吁为紧急公共援助和大规模振兴计划设定条件,以应未来经济及社会状况所需。如果希望我们的经济转型,并将其导引至低碳和包容性的道路,那么政府的振兴计划和民间部门的贷款能力,必须采用一套共同的标准。换句话说,现在是要求金融机构也实现转型、为具有积极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比如更具弹性的医疗系统)提供资金援手的时候了。
这种转型必须是自上而下的—例如,欧洲需超越已建立的分类系统,建立一个欧洲环境和社会评级机构,确保「绿色资产」有共同语言。这对于构建市场和确认欧洲对金融规范的主权均属迫在眉睫。
推动永续发展还必须是自下而上的。大家愈来愈意识到永续行为的好处,有机食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为何大家在储蓄上不能做到这一点,虽有人提出了许多心理面的原因,但简单的解释就是中介机构(对个人储户)限制了透明度和接触管道。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在国家和欧洲层面建立并实施统一的、透明的标签,以识别绿色金融产品;其次就是通过立法规范,让一般家庭也能触及绿色金融产品。
现在不是半途而废的时候。后疫情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永续金融,而应用这些原则和行动的时机已然成熟,永续金融的支持者在过去十年已充分证明了这些原则和行动的相关性和可行性。要让机会付诸行动,还需要金融部门拿出政治决心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