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推动永续发展基础建设 仍赖民间投入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造成严重冲击,各国政府想方设法透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纾缓公卫危机和振兴经济,但许多人也揣想,政府是否会借着投资基础建设手法来刺激经济。

不过,长远观之,基础建设做为一种资产类别,它具有多个正面驱动因子。降低碳排放量的需求不会消失,升级和建设新基建设施以实现减碳目标重要性亦然

而在全球因应疫情下,令企业平衡利害关系人迫切性升高,也对基础建设公司发展前景有利。部分是因为,基建公司在管理利害关系人与股东利益平衡性方面,处于有利的位置。这场疫情危机,让企业更倾向于管理利害关系人利益,因为企业发现他们需要在艰困时期帮助员工客户和一般大众

基建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平衡其利害关系人与股东的关系。例如,公用事业公司与监管机构互动密切,而监管机构身为其主要利害关系人之一,也照顾与该公用事业公司的相关客户。

基建公司在管理利害关系人与股东之间平衡方面、以及驾驭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预期不少其它企业将会把目光投向基建公司,以了解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做好这些事。

绿色新政和减排的驱动力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认真看待气候变化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们预期全球将致力推动在2050年前实现零排放的承诺。但是该如何实现?目前已有更多国家做出承诺;特别是欧洲已承诺透过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节约能源来实现绿色发电。欧盟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而近期的财政刺激方案也包括多项环保措施。美国已有七个州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另有四个州也承诺其能源组合中最少有50%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正加快基础建设的发展步伐。

建筑体周遭的基础设施需要修缮及强化才能因应气候变化。美国每天因水管渗漏和破裂而流失的水资源相当于7,000个奥运标准游泳池;让水务相关的基础建设恢复至正常状态,即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不仅是建筑物,交通运输、制造业和农业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投资。

为实现此一目标,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呢?根据国际能源组织就能源网路所需资本预算编写的年度报告,侧重两个不同的情境预测:一是反映当前既定公共政策基本情境;二是永续发展情境。根据报告的基本情境预测,在未来20年,全球每年需要投入约1.3兆美元,而依照永续发展情境预测,则需要约1.7兆美元。

有关支出主要用于网路和输配电,并且会用来改变民众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网路的方式。这意味着基建公司和监管机构的标的资产基础会扩增,为股权持有者提供具吸引力的回报,并促使更多相关资金投入。我们认为基础建设投资人对上述领域应最感兴趣且跃跃欲试。

仍赖民间注资

虽然公共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但我们预期全球许多基建相关计划(特别是使用者付费型和政府监管型)将依赖民营企业提供资金。

在各国政府祭出宽松货币政策之下,低利率料仍将维持较长时间。观察公用事业未来12个月的预估本益比与美国长天公债殖利率的相关性,可发现当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预期走低,公用事业的预估本益比料会稳步上升;假如市场反映联准会长期采取量化宽松,令债券殖利率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走跌,公用事业本益比恐会继续上升。根据上升情境预测,公用事业预估本益比也许会升到25倍的水准

公共政策方向也会对相关公司估值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新的法规或会缩短天然气作为「桥梁燃料」的使用时间(天然气因温室气体排放量低,被视为通往完全由再生能源满足一切能源需求的桥梁);如此一来,管线的成长将趋缓,且价值也会流失,最终可能成为闲置资产且无利可图。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因为这很可能会带来具价值的投资机会 — 从事主要管线业务的公司表现,会比那些规模较小的横向分支管线公司出色。我们认为进入上市基础建设领域或会带来助益,因为资本可随着公共政策方向灵活配置,进而影响基础建设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