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转角遇见永续之花
在社造界大老陈锦煌医师(新港文教基金会创会董事长)的登高一呼下,笔者与许多医界、社造界的好朋友们,共同发起了「社区共生行动互助网」(https://tinyurl.com/yh5qxg5n),希望尽速汇集疫情之下的各种社区互助共生方式,利用实际作为搭配心理支援,不仅让人们可以在逆境中相互关照与扶持,更能为日后类似灾变提前做好预应。
值此同时,许多志同道合者依旧在台湾各个角落持续耕耘,例如被誉为「台湾地方创生之母」的国家发展委员会前主委陈美伶。
陈主委任职于国发会期间勇于任事,亲自上山下海参访无数地方创生团队,更积极发挥国发会跨部会协调、松绑法规的功能,为不少在地组织扫除长久以来的发展绊脚石,有效打通经营上的任督二脉,脱胎换骨、再创新猷。
虽然陈主委已在去年告别公职生涯,但仍持续投身各地创生活动,并将其过程集结成书-《美伶姐的台湾地方创生故事》,光是预购成绩就已经让美伶姐跻身畅销作家之林。
身为一个社区营造老兵,笔者非常感谢具备公部门宏观视角与经验的美伶姐,愿意加入我们深化并丰富社造面向的行列。
台湾社造经过多年来的酝酿与培力,早已在全台各地奠下了坚实基础,从每年「社区一家」计划(现为「全民社造」计划)申请案的多元与数量可见一斑;但细究其中人、文、地、产、景的具体内涵后,有关发展在地产业部份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美伶姐在书中精准犀利地告诉我们,有了新颖硬体建设与社区共同意识还不够,必须再添加政府偕同的法规环境助力,才能真正从兴盛区域经济的轴线,串连起一个个精采社区,让地方得以永续、让台湾惊艳全世界。
书中更细细剖析:地方创生、社区营造、农村再生、一乡一产业…这些计划的异同之处。由于政策目的不同,所以计划关注焦点、资源挹注对象自然也大异其趣,但大致都不脱缩减城乡差距、平衡区域发展,以达永续台湾的整体方向。
换言之,这些林林总总的计划与政策,如果可用地方创生的思维:强化既有软硬体、整合跨部门系统,并导入科技工具提高效率、尝试创新,也许就能有效完整人文地产景的社造循环,在台湾各地开出一朵朵兼顾环境、社会与经济的永续之花。
更令人期待的是,美伶姐的无私投入可以开阔地方团队的国际视野,甚至有机会与邻近国家接轨,借由观摩、交流、共学的无限可能,激发出更多的别具匠心,携手打造一条太平洋西岸独到的创生廊带。
回到大疫之下的台湾,处处可见社区灵活凝聚人心的案例。人称「地表最强里长」的台北市中正区忠勤里里长方荷生,发起募捐购置食物包,做成「元气弹」送给万华地区弱势家庭;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嘉义服务处人员亲送内有防疫物资、食物与脑力训练的工具包,以「隔一扇门的问候」温暖独居长辈的心;台北市文山区顺兴社区则以「常青在家一日课表」搭配LINE群组让无法出门的长辈维系正常作息,利用线上课辅班陪伴孩童居家学习;还有笔者公司的许多同仁,早在本土疫情爆发之初,就已自发募集超过千万元的民生与医疗物资,支援全台各地的第一线医护人员。
这些在困顿中,依旧愿意手心向下、助人助己的点点滴滴,正是台湾最美丽动人的风景。疫情终会过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让社会愈来愈好的关键帮手,真心冀望有一天在台湾,转个角、过个弯就能遇上,每处地方独树一帜、生生不息的永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