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花旗撤出消金给国银海外布局的省思

花旗集团日前突然宣布,将撤出包含台湾在内的13国消费金融业务,对国内金融市场投下震撼弹。回顾过往,外商金融业者撤离并非罕见,因应环境变迁调整经营方向,自有其商业考量,外人亦无置喙之余地。但即便像如花旗这种全球资产近两兆美元的跨国金融集团,长久深耕各地,品牌形象已树立在公众脑海,仍有此决策,可见以外资角色开发海外消金市场并非易事。惟或可由消金产品特性,推测其决策考量,提供给近年来积极决战境外的台资银行若干启示。

消费金融的范围,除了最常见的个人存款、信用贷款之外,亦包含近期兴起的财富管理,但也有银行将消金与财管分开,消金较侧重于信贷、信用卡客户投资理财则交由财管部门负责,花旗看来较偏向此类。

由于消金强调直接面对广大的金融消费群众,为了招揽客户、营造品牌认同,布建销售通路、投放广告行销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投资。另一方面,银行内部与贷后管理、个资保护、客户服务相关的资讯系统,也都得相应完备。特别在金融消费保护意识高涨的今日,任何客户争议或违失案件,不仅重创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心,更可能因此遭到主管机关裁罚

换言之,消金业务在通路行销、客户管理、法令遵循本就存在高固定成本,如今又面临金融科技浪潮来袭,如何利用科技精准判断客户需求、解读客户往来轨迹,提供业务所需关键资讯,俨然成为当代新显学。

各家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的投资宛如军备竞赛,也带来更沉重的成本负担,趟若缺乏大量客户,让营收达到一定的竞争规模精简业务不啻为一合理选择。事实上依据花旗集团2020年报,总体营收约740亿美元,消金贡献约40亿,但在430亿的支出中,消金部分竟达30亿,从这角度来看花旗退出消金市场也就不令人意外。

消费金融特殊的成本结构,也反映在银行机构的布局策略设点模式,可发现有实力经营海外消金市场的金融机构,多属于规模较大的跨国金融集团。且常以并购参股切入市场,透过收购在地原有的金融机构,寻求尽速布建营销通路、提高市场覆盖率。譬如在国内拥有较完整消金产品线的4家外资商银:花旗、渣打星展汇丰,渣打系于2006年收购新竹国际商业、花旗2007年合并华侨商银,以及汇丰2008年并购中华商银、星展接手宝华银行,而星展在2017年接手澳盛银行在台的消金业务,更被视为星展能跻身台湾四大外银之列的关键因素

台资银行经营海外消金市场其实也是采取类似策略,以近年正夯东南亚市场为例,像是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印尼等地,皆有国内民营银行投资的子行,经营在地消金市场有成。至于公股行库据点则仍以分行为主,囿于据点、资源相对有限,多半逐台商、侨商或华商而居,以企金、贸易汇兑为业务大宗。

如何扩张国银海外版图?其实多年来不乏借由金融整并成立亚洲区域银行,从而开发在地化业务、融入当地市场之建议。此方向或为协助国银走向国际、化解国内过度拥挤的解方之一,但如今即使金融巨擘如花旗,也必须修正经营策略以因应市场环境转变,遑论规模最大不过约花旗十分之一的台资银行。扩大规模固然有其效益,惟金融整并难度偏高,短期间恐难见具体成果,不妨思考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怎样发掘利基业务。尤其像是高固定成本的消金产品,靠台资银行单打独斗终非良策,且收购无非只是市场敲门砖,如能与当地券商、保险业者结成策略伙伴,弥补自身在当地市场所有不足之处,在地经营才能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