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现代货币理论与量化宽松

MMT主张政府应扩大财政支出,以达成充分就业与改善贫富不均的目标。然而,财政支出受到「政府预算限制式」之约束。所谓政府预算限制式,是指政府支出必须有财源,而财源不外乎税收、发行公债,以及由中央银行印钞票予以融通(简称货币融通)三者。由于央行发行货币并没有预算约束,只要不引发物价膨胀,可以无限制发行,因此MMT认为在引发通膨之前,政府可以持续发行货币来扩大财政支出。此即MMT主张「财政赤字货币化」之要旨。

基于货币融通容易引发通膨之考虑,先进国家过去皆严守货币纪律,避免、甚至禁止央行直接予财政部融通。MMT的上述主张有违货币纪律,故过去为主流经济学界所排斥。然而,自上世纪末期以来,受惠于三项因素,MMT之声势逐渐崛起:一是日本自1990年代中期起,率先推出货币融通措施,以振兴逐渐趋于衰退之经济;二是21世纪以来,各国受到各种因素之影响,景气低迷,故竞相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景气,并未引发消费者物价上扬;三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欧美日之央行都祭出QE,大买政府公债,作法等同于财政赤字货币化。以上三者,一来似乎显示MMT之财政赤字货币化主张获得欧美日央行之认同,并予采行;二则消费者物价并未因宽松货币政策而攀升,也强化了各界对MMT政策主张之可行性的信心。因此,MMT近几年之浪潮高涨,普受关注。

不过,学理分析与实务观察共同显示:过多的货币必然引发通膨,不是消费者物价上涨,就是资产价格失控。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资金泛滥受惠于诸多因素,的确并未导致各国消费者物价上扬,但是引发了许多国家的资产价格飙升。因此,除非MMT所指的通膨只局限于消费者物价上涨,不包括资产价格上扬,而且有利消费者物价平稳之因素永远存在(近期不少有利因素正消逝中,且一些不利因素逐渐出现),否则MMT主张货币融通之前题-不引发通膨,事实上是不成立的。前提既然不成立,后边的政策主张自然也就失所依据。而这也就是MMT被一些央行负责人(包括联准会主席鲍尔)指为「不正确」,甚至被不少知名经济学者斥为「谬论」的主要原因。

在政策的实际认同与采行层面,报导显示认同MMT者,主要多是主张大政府的左派政治人物(政客),先进国家的央行负责人似无一赞同。又,欧美日央行之所以推动等同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QE,并非采信MMT,而是不得不然。在各自经历过金融风暴后,这些国家的家庭、企业与银行多遭遇到严重的财务损失,为了改善其财务结构或资产负债表,家庭与企业走向去杠杆之路,减少举债投资;银行基于风险考量,以及因应Basel要求提高自有资本占风险性资产比例,以强化资本适足性之规定,拓展放款意愿亦低,因此央行已难以依传统作法,透过银行体系之放贷向经济体系挹注资金,以扩大货币供给,故而改为非传统的QE,直接买进大量政府公债,一方面直接向市场注资,另一方面也形同对财政赤字提供融通。因此,这是为了提振经济景气而不得不为的变通作法,并非采信MMT而为。

又事实上,这些央行在推动QE时,也保持恐惧戒慎的心,时时关心消费者物价之变化(只是遗憾对资产价格膨胀之问题关心度仍有不足),必要时将随时调整其货币政策。

目前,联准会对蠢蠢欲动的美国消费者物价,已高度警戒;各界都在猜测联准会可能加快QE减码与缩表之时程。这些事实更印证QE与MMT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