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非典型過敏 首部食物過敏診斷及治療指引本周出爐

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副秘书长苏冠文说,儿童食用牛奶、花生、鸡蛋后,可能出现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儿童食物过敏比率增加,林口长庚医院统计,4至18岁食物过敏比率,自2006年7.7%上升至2017年10.4%,19岁以上也从6.4%增为12.5%。但部分过敏儿为喝牛奶、吃鸡蛋或花生后,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此属于非典型过敏。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副秘书长苏冠文说,医学会于本周六于台中举办国际研讨会,将公布国内首部「台湾食物过敏诊断及治疗指引」,提醒民众关注非典型过敏。

一般来说,接触尘螨、蟑螂、猫狗毛时等过敏原,将诱发体内免疫球蛋白E(IgE)上升,引发荨麻疹、皮肤搔痒、打喷嚏、流鼻水等过敏反应。国内首部指引的主要编辑委员苏冠文说,部分食物过敏个案与IgE无关,症状为腹泻、呕吐等非典型症状,此类为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

苏冠文曾收治一名2岁男童,每次喝完牛奶后都会腹痛、呕吐,且呕吐次数高达7、8次,家长常感觉孩子「吐不完」带着孩子到急诊就医;医师问诊发现,男童出现呕吐并非是一喝完牛奶后立即吐奶,而是间隔2小时才开始,经给予电解质、止吐药治疗,隔天就会痊愈,检查发现,男童并非肠胃炎,而是对牛奶过敏。

苏冠文说,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在国内并不常见,患者男多于女,食用牛奶、花生、鸡蛋都可能出现,却常当作是肠胃炎治疗;因此,诊断时须与肠胃科医师合作进行功能性、结构性等检查,排除为肠胃炎所致,再经由抽血、内视镜切片等诊断确认病因,此过敏儿童待肠道发育成熟后,约在国小阶段过敏症状就可缓解。

至于,儿童食物过敏增加原因,是否与空气、水等环境因素有关。他说,空气等环境因素,可能与呼吸道、气管等过敏有所相关,但食物会经过肠道,虽然曾有人指出,过敏是否与饮食习惯、肠道菌虫等改变有关,但环境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尚未有定论。

新北市立土城医院院长黄璟隆说,国内常见尘螨、霉菌、猫狗毛等过敏原,当过敏引发急性气喘时,为让病人立即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约每15至20分钟吸一支,如果吸了3支后,症状持续恶化,才使用口服或吸入类固醇治疗。现在国际指引建议使用第一支扩张剂时,就应一并使用吸入类固醇,特别是6岁以上病童以压制气管发炎反应,降低使用口服类固醇及住院治疗的机会。

苏冠文说,国内目前所使用的食物过敏诊队及治疗指引都是引用国外的,台湾应建立专属的食物过敏诊断及治疗指引,这次国内首部「台湾食物过敏诊断及治疗指引」,包容包括国内外食物过敏增加的情况、诊断及治疗方式,其中非典型过敏不同于国际采多本介绍,而是整合在一起,方面民众、医界认识,指引将于本周六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与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合办的国际研讨会正式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