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食物過敏指引 非典型過敏受關注

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副秘书长苏冠文说,儿童食用牛奶、花生、鸡蛋后,可能出现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每年因过敏就医人数超过三五○万人,主要症状为发痒、气喘、荨麻疹、眼睛肿,但林口长庚研究发现,少部分幼儿患有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对于花生、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表现为腹泻、呕吐等非典型症状,常被误诊为肠胃炎。

林口长庚医疗团队统计,四至十八岁儿童、青少年食物过敏比率二○○四年为百分之七点七,二○一七年则上升至百分之十点四。十九岁以上成人则百分之六点四增为百分之十二点五,成长幅度更大。

典型过敏病程为在接触尘螨、蟑螂、花粉、猫狗毛、带壳海鲜等过敏原后,诱发体内免疫球蛋白E(IgE)上升,引发荨麻疹、皮肤痒、眼睛肿等;少部分过敏儿患有「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原因与IgE无关,而是在食用奶蛋、花生后,引发腹痛呕吐,但医师却很难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

台湾食物过敏比率上升 制表/沈能元 图/联合报提供

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副秘书长苏冠文表示,门诊曾收治一名二岁男童,每次喝完牛奶,两个小时后呕吐严重,多次至急诊就医。起初,医师认为男童罹患肠胃炎,检查确认病因为「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

苏冠文说,「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症候群」并不常见,男多于女,常被视为肠胃炎,只要避免食用奶蛋、花生等过敏原,就可减少发病机率,所幸,这类过敏儿到了国小阶段后,肠道发育逐渐成熟,呕吐等症状逐渐缓解。

为让民众有正确认知、临床儿科医师了解国内儿童过敏现况,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于廿一日举办国际研讨会,届时将公布首部「台湾食物过敏诊断及治疗指引」,内容则有国内外食物过敏比率增加及诊治方式。

引发过敏症状主要食物中,虾子比率最高,在四至十八岁族群中占百分之四点三,其次为螃蟹(百分之三)、花生(百分之一点五)。在成年人中,仍以虾子最高,占比达百分之六点一,其次为螃蟹(百分之四点六)、花生(百分之○点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