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动儿一定要「吃药」变乖? 医师提问让父母静默了

▲过动儿需要的是被了解,而不是「吃药」。(图/达志示意图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孩子出现过动或是不专心症状,就一定需要吃药吗?一名家庭医师李佳燕今天在脸书PO文表示,她到一间小学谈论从「另类观点」看孩子与过动儿,提到许多家长都会用药让他们「变乖」,但「孩子有没有权利拒绝变成大人要的不会乱动的听话孩子?」问题一出让台下家长静默无声,却引起网友热烈回响

李佳燕表示,有老师分享自己遇过的过动孩子,不仅药越吃越重,症状也越来越糟,考卷发下来,会当场发狂把考卷撕烂,好几个老师都挡不住他,「很明显的,这孩子的问题不是吃药能改善的」;另一名老师则说,班上一名可爱的孩子,爱说笑话、爱搞东搞西,可以随手抽面纸,盖印章创作成一幅画,但吃药后,却不再说笑话,也不再随手创作,只会很认真写功课,甚至对孩子说「我好久没有收到妳的面纸了」,「她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写作业。」

▲成为大人期待的「样子」,对孩子一定是好的吗?(图/达志/示意图)

李佳燕说,当她问台下孩子「喜欢被说是顽皮,还是被说有病」时,全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顽皮!小孩喜欢被说是顽皮,谁喜欢被说是有病?」她又接着问,「如果父母要孩子吃过动症的药,可是,孩子不喜欢自己吃药后的感觉,请问孩子有没有权利拒绝吃药,有没有权利拒绝变成大人要的不会乱动的听话孩子?」台下的大人全都静默无声。

李佳燕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也不是都能如大人所愿,成为大人「期待」的样子,「长成大人期待的样子,又有什么好?这样的孩子更珍贵,是值得大人珍惜与骄傲的!」贴文一出,引起网友热烈回应,有人表示,「孩子需要的是被了解而不是吃药」、「服药不服药,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对错,但是服药只是帮忙 绝对不是答案。」

今天,我到一间小学与一群老师和父母,谈从另类观点看孩子与过动儿。讲完,一位辅导老师对我诉说一个小一的孩子,从大班开始吃过动儿的药,越吃越重,状况却越来越糟,考卷发下来,会当场发狂似的把考卷撕烂,好几个老师挡他都挡不住。他来自一个阿嬷和父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