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中国航太商业化规模 2025增至306亿人民币(2-1)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大陆航太商业化呈现爆炸式的成长。粗估,至2020年11月时,中国大陆已有160多家相关从事业者。其中,更是有半数以上是在过去7年所成立的。这些航太业者承揽的业务,包括从卫星制造,到火箭发射不等。乐观派认为,中国大陆航太事业未来发展将势不可挡。由中国大陆政府出资的航太智库也表示,2018年投资在这些民营航太金额为35.7亿人民币约5.5亿美元,不过到2025年时,可望超过306亿人民币约47亿美元。

随着中国大陆对商业卫星的需求服务不断增加,也吸引越来越多内地业者除参与设计外,并制造自己专属卫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表示,在未来五到十年期间,中国大陆将发射四千颗商业卫星以应内需市场。这令人惊叹的数量,也是现行已在太空轨道上,运行四百逾颗的十倍之多。

外界对中国大陆航太商业化这个生力军,抱以诸多期待,希望为传统组织冗余,且常预算透支的老前辈们注入一股活水

与特斯拉汽车同属相同老板无人火箭SpaceX公司,也被中国大陆同业奉为圭臬与标竿。因此,中国大陆星际荣耀(iSpace)誓言要在2021年底,让自己双曲线二号(Hyperbola 2)火箭能成功发射升空。至于这双曲线二号,是一个可多次使用,且垂直回收的单节火箭,与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Falcon 9)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虽然中国大陆航太事业相关业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事实上,产业近期看起来,并非如此地乐观。

坦言之,中国大陆航太相关创新业者,很难像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出资的美国一样能商业化。一些民营中国大陆航太企业,事实上也具国有化色彩,例如,航天科工火箭(ExPace)与中国火箭(China Rocket)等。

另外,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私人经营航太业者,但实际上也有拿各省或地方政府的金钱资助。缺乏真正的民间资金下,也让这些公司行号慢慢地逝去创新能力,与节省成本方面动力

同时,中国大陆私人航太创新公司也要面对,无论在国内产业与融资项目来说,不仅规模巨大且相对容易取得的两家国企(SOEs)竞争压力。像是航天科工火箭这种国企,在A轮融资时,就可轻易获取十亿人民币约1.54亿美元的金援

至于名目上是私人公司,例如星际荣耀等,则才拿到大概一亿人民币约0.15亿美元。A轮融资,就是当公司产品日渐成熟时,还没收入或收入很少,甚至还亏损,但已有完整商业模式可以拿得出台面。这种对国企偏心支持,也符合习近平主席设定要国企更强,更好与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