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见会】这场泄题的朗诵比赛 谁得分最高?
不管是政见发表还是辩论,除了内容之外,我会从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论述的口语内容、论述者形象/态度、语速/音调、身体姿态都是影响说服力的要素,更进一步影响到阅听人对论述者的喜好,比如民调的改变。
以下针对五位候选人的说服力及后续民调可能影响,跟大家分享:
1.这场严肃的政见会,朱立伦是唯一一位带着笑容的参选者。朱的内容、肢体型态、情绪状态甚至表情,对中间选民最有安抚性与说服力,比如论述到外交,提到的中美平衡,会让想维持现状的选民感到安心。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朱整场的状态非常放松与自在,这让观者感觉他是自信的。而朱除了维持住自己的论述轴心,同时可以挑战其他参选人,这比他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让他的形象鲜明起来:有想法、稳重、持正。这场发表会,让一路上在媒体声量被郭韩边缘的朱,突然亮了起来(或许跟额头也有关系),如果国民党的政见发表提早一个月,朱初选民调有坐二望一的机会。
2.韩国瑜市长在本场一贯地运用大量说服技巧:yes set、比喻、简单语句、停顿画重点、引用名言等等,而他的语调跟声音是所有候选人最有利的。整体来说,他的论述是讨论度最高的,即便发表会过了两天,现在还是很多人讨论他的塞子在讲甚么。
但如果长期追踪韩的朋友,其实会发现,今天是韩市长的造势与采访内容精选辑,比如发财外交、不要有墙要走出去、半总统制等,基本上若他是政坛新手会加很多分,但这些论述并没有太多新见与新角度。
另方面,阅听者愿不愿意相信、想不想被说服,论述者的形象比内容更重要。爱恶韩市长的人们很两极,这场论述稳定支持者的效果非常好,但对于不喜欢他的人起不了甚么作用,整体或许对中间选民有小加分的作用。
而从第一场的谈话,大概也可以预期,6/29那场的内容将是韩语录精选辑二。
3.张亚中教授,相较其他人的知名度较低,因此很多人是从这场演讲才建立对他的形象。而其毕竟是学者,不管是否同意他的建制派思想,主张一中才是台湾前途,其论述自有他自己的逻辑,也能同理到近来因反送中被边缘化的急统派选民。然而张在本场中,鹰派的内容加上强势音调,会让人觉得张有其思考依据,但听他讲话久了,会给人一种本能的压迫感,觉得会有压力,而这也会让立场非急统派的选民,无法去认同与贴近他的论述。张这场谈话的内容、形象,能说服到偏向统一鹰派的民众,也算是不枉孙文学校校长的立场。
4.老实说,周锡玮前市长在这场的表现,我觉得很可惜。一场听下来,固然有听到他提到两岸外交与经济,但其音量大、音调快而强势,除了给人凶的感觉之外,会有种周前市长「花了五百万只为了骂蔡英文?」的印象。周的论述内容,虽然跟张亚中有所不同,但因为周快而大声的音调、具攻击性的论述,会让选民在听完后,觉得周跟张的战斗力都好高,但与此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周的论述逻辑不如张的感受。周这场大概能讨好到厌恶蔡英文的群众,但这个市场有张亚中抢票,周也得不到好处。下一场周若没有修正论述方式,可能又会像这次一样,给人一种很凶、但也没料的边缘感。
5.最后是郭董。虽然很多人觉得郭董停顿较多,以此评价他的论述,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这类发表会的重点在于巩固原有支持者不跑走、再拉进一些未表态或是原先没有明确爱好的受众。
硬要以辩论赛的标准来看,郭确实不够好,但以巩固原有支持者来说,郭整体论述内容与语调上,作为一个政坛新人,郭董的表现已经很好。相信他有针对这场发表,事先预演过。但比较吃亏的地方,就像其他人提到的,郭董过程中看稿的次数较多,且回应的论述跟提问人的方向不见得一致,这让他在说服力上吃点亏。
但如果不看画面,单听声音,郭的语调是坚决有力的、论述也是朝自己有利的经济议题走,这场发表维系了郭董给人的强有力感受,但毕竟对手是政坛学长,相较朱的形象大加分与韩的说服力,郭董这场只能说不失分。
而整个听完,朱的形象鲜明了起来,真有机会拉到一些还在犹疑的中产蓝营选民、以及非蓝绿阵营的中间选民。但也因此,可能会拉到郭董的经济选民或中产选民,加上韩这场巩固支持者的效果很好。一来一往间,朱可能会吸到郭董的票,变相帮到韩。
至于张亚中教授,即便市场不大,可以吸引到急统派,但可能会因为初选韩郭朱三人竞争而被弃保。最后周前市长,在这场发表会上,又更边缘了......。
►从心理层面谈韩市长的性格与执政特质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把自己捡回来爱:阿水心理师的日常」粉丝专页。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