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解读大陆对台工作会议讯号
旺报社评
大陆今年对台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点十分关键,因而引起各方关注。前有蔡英文总统元旦演说释出逐步恢复两岸交流的讯号,接着北京明确表态,和平统一、融合发展方针不变,后有拜登政府多位外交幕僚重申一中政策立场,套用汪洋在会上的话,「时」与「势」对打破两岸僵局似乎很有利,大陆对台会有新对策吗?
但从会议的措辞来看,北京还是更担忧「风险」,对台政策可能更加保守谨慎。首先,汪洋的讲话,引用了不少习近平近期在省部级研讨班上的原话,如「心怀国之大者」,「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再如「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这些表述,意在转达最高层要求对台系统贯彻中央精神之意,若将对台工作会议与紧接着召开的大陆统战部长会议对比,更可发现汪洋的讲话有大段雷同。
换言之,北京高层在全年最重要的对台会议上,重复着宣示性的论述时,透露的是「有方向却没有方法」的尴尬。不仅如此,从汪洋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北京没有武统或急统的打算,但也没有与蔡政府恢复对话的意愿。至于会中「务实」层面的工作布置,多半是「操之在己」地做好在陆台商、台企、台胞的服务和保障,并没有看到与台湾官方、二轨乃至与在野政党团体互动的安排。对外商极具吸引力的「十四五规画」,涉台部分也只有原则性宣示,却未见到如何吸引台企投资,有利两岸经济深化合作,能够让台湾民众眼睛一亮的具体规画。
会中提及,「要打破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合作的限制阻挠」,不可否认,过去1年多来蔡政府因为疫情、选举需要、美国因素,的确把两岸交流带往死胡同,陆方将责任完全归咎民进党,不是全然无理。但目前「时」和「势」都发生显著变化,既然蔡政府愿意恢复两岸交流,中美关系也较过去乐观,如果把上面这句话改成「要打破人为限制阻挠,与台湾各界一道恢复和加强两岸交流合作」,那么透出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见北京无意改变强硬的姿态。
由此看来,大陆并不期待、也无规画、更不相信蔡政府有意愿和大陆共同维护好两岸关系、让两岸交流回归常态,这是过去几年的「强烈不安感」所致。川普政府后期,美台关系走到了质变的边缘。美国对台战略愈清晰,两岸政治分歧的模糊空间就愈收窄,这就逼北京不得不提早面对武统的议程,无疑会严重干扰大陆聚焦自身发展的「两个一百年」战略大局。即便近期拜登幕僚已释出温和的对台政策讯号,但北京的紧张感、危机意识仍未缓解,再加上红绿之间毫无互信,促使北京对新一年两岸关系难言乐观,难以放开手脚。
打破僵局的主导权仍在北京
汪洋在这次对台工作会议中提到「让台胞有更多获得感」,这个概念很好,也很关键。不过,结合语境可以判定,这里「获得感」所指的,应是在大陆生活居住的台湾民众。但大陆应理解,无论是现阶段对台政策,还是未来中长程的统一愿景,争取到2300万台湾民众的「获得感」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在目前情势下,大陆只能先「操之在己」地做好在陆台胞的工作,然后以此作为样板,争取更多在台湾的民众。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大陆必须要跨出这一步,和台湾所有人、所有立场的群体打交道。
近期民调显示,台湾民意对蔡政府两岸政策的不满意度居首,但两岸关系关心度却排名后段。换言之,「不满意」与「不关心」成了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一体两面。民进党执政下,虽没有因台独而爆发战争,但两岸关系僵持不下,蓝营改善两岸关系的动力也在逐渐减弱,这种局面一旦维持5至10年,「两岸关系与我无关」的台湾主流民意逐渐固化。如此一来,「一边一国」不就从政治口号变为政治现实了吗?
蔡英文上台前曾表示,民进党执政后北京会自动「靠过来」,事实已经证明这个判断完全错误。从这次对台工作会议中看出,北京既不会向民进党「靠过去」,也不会期待蔡政府「靠过来」。台湾四年一度的政治周期,决定了政府很多路线和政策只会翻来覆去、碌碌无为,打破两岸关系僵局的主导权还是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