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解读大陆需求侧改革系列2》内需市场崛起 台湾有无机会

报社

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需求侧改革」,外界解读是为因应消费投资内需引擎动能减弱,经济数据虽然亮丽却暴露若干结构性问题,才会推出需求侧改革,借由内需消费及投资的刺激与拉抬,维系经济动能。这个解读不无道理,但并不全面

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代表消费及投资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销售与固定资产投资确实减弱,11月仍维持5%及2.6%的年成长,但月增速度(隔月年增率比较)明显弱化。消费从9月月增2.8%,下滑到10月1%,再掉到11月0.7%。投资同样从9月1.1%一路下滑到11月0.8%。对比之下,出口年增率刚好相反,月增速度从9月0.4%,爬升到10月1.5%,11月更大增至9.7%。

推动经济三引擎中,消费与投资出现麻烦,内需动能减弱,出口动能却反向大增,这与近年来大陆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明显背离。加上明年是十四五规画启动元年,大方向已明确定调在内循环经济与科技自立自强,要达成这两大目标,都需要消费及投资为奥援,两大原因,让北京在这个时点适时做出调整与改变。

不过,这个改变并非意味北京扬弃供给侧改革,全面转向需求侧。更有可能的是,在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需求侧改革的重要性。毕竟从学理来看,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就是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回到凯因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理论都没有对错,目的都在推动改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阶段性或不同时空背景下需求的差别。

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部分产能的去化成效卓着,但像房地产这类的库存去化问题,却反而更加严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指出,截至10月底,大陆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持续攀高,来到5.02亿平方米,年增8.1%。而这样的库存增长趋势,看来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更不用说,因疫情纾困带来的庞大债务问题,恐怕会让去杠杆的压力更为加大。

面对这些源于供给侧的问题,必须大力改革,否则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费,这绝非北京所乐见。换句话说,接下来供给侧及需求侧改革应会同步进行,不过顺序会以需求侧改革为优先,而供给侧改革次之。就如同早先习近平提出的内循环概念一样,最终要建立的是国内国外双向循环的体系,只是当下更重视国内循环而已。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当前全世界政府大印钞票所提供的丰沛资金,加速刺激与拉抬内需市场的消费与投资。近期人民币大涨,从年初低点到现在,涨幅高达10%,背后意味的就是国际资金大量的涌入。根据大陆官方统计,今年以来,海外基金持有的大陆债券及股票,大举成长超过30%,创下历史纪录。而这股趋势,在美元的极端弱势下,短期看来不会立即反转。国际投行纷纷上调明年人民币预估值,比如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都已看到6.3以下,而花旗甚至认为有机会创下新高来到6。

源源不绝涌入的资金,让北京政府得以抛开枷锁,不须太过担心财政货币政策对推动需求侧改革的局限性。毕竟要创造有效需求、刺激内需的消费与投资,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不可或缺的。而这可能也是北京选在此时,推出需求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趁着经济情势大好之际,未雨绸缪,将未来可能的不利因素或潜藏风险先行消除或弭平,而非等到情况恶化或失控时,再来处理。过去北京处理几次重大金融事件,如2011年影子银行危机、2013地方债务危机,都是采取类似作法

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必须留意可能衍生的资产泡沫风险。在资金满溢情况下,为了提振消费与投资,如果又再加大力道释出流动性,却无法顺利引导至实体经济,恐怕会再进一步推升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泡沫。这对大陆经济长远发展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从政策有效性的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是未来需求侧改革的最大考验

台湾而言,过去台商带着技术、人才与外销订单到大陆投资、生产、输出的三角贸易模式已经过去,在「需求侧改革」大背景下,大陆内需市场将加速崛起,台湾如何掌握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