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不忌口 肠胃病来敲门

医师提醒,慢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险因子,如出现腹胀、打嗝、恶心等症状,千万别忽视,务必积极就医治疗。图为用餐民众。(郑任南摄)

春节期间饮食油腻,加上零食甜点不忌口,不少患者都在年后到肠胃科求诊,尤其以慢性胃炎和胃食道逆流病人最多。医师提醒,慢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险因子,如出现腹胀、打嗝、恶心等症状,千万别忽视,务必积极就医治疗,遵从医嘱定期追踪。

台安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叶秉威指出,慢性胃炎在台湾是很常见的疾病,从老到幼皆有,可能原因包括幽门杆菌感染、长期吃高油或刺激性食物,或是长期服用药物导致胃部发炎;但8成以上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或是认为自己只是「从小肠胃比较弱」,而忽视了肠胃警讯。

慢性胃炎症状包括腹胀、打嗝、恶心、没有胃口,尤其吃了油腻、酸味或甜味的食物后容易发作。叶秉威说,当食物进入胃部后,经过胃酸和胃蠕动消化再排进肠子的过程叫做「排空」,正常大约1到2小时,而慢性胃炎会导致胃蠕动变慢,加上油腻食物刺激,胃排空速度慢上加慢,更容易引发症状。

叶秉威指出,油脂类的胃部排空速度最慢,慢性胃炎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少油,避免煎炸料理,改以蒸煮卤方式,有助于缓解或避免症状,但即使调整饮食也不见得能完全改善,通常需要搭配药物治疗2到4周。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险因子。」叶秉威说明,胃部长期发炎之下会逐渐生成肠型柱状细胞,就像胃黏膜换了一层皮,并留下受伤的痕迹,这个过程称为「肠化生」,罹患胃癌的风险增加6倍,因此提醒慢性胃炎患者,每年务必接受一次胃镜检查。

日常保健方面,叶秉威提醒「不要吃太饱」,每餐六到七分饱即可,并且要细嚼慢咽,如果吃得太快,无法及时感觉到饱足感,就容易吃过头;另避免吃隔夜菜,重复加热以一次为限,因为腐败的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恐增加肠胃负担,并且多吃新鲜蔬果,摄取抗氧化物质及维生素C,有助于提升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