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大陆经济复苏的脚步(丁鲲华)
大陆房地产行业动荡。(示意图/shutterstock)
疫情这些年,美国为了维持强势美元地位,除了借助美联储多次加息、增发国债与货币、大量发放纾困金等「大印钞、大撒币」的极端金融手段,更以军事加政治的各种动作要求各国及大型国际企业选边站队。而大陆因人民币的全球流通性及金融规模不及美国,为减轻外贸和投资双重紧缩的负面影响,只能推进供给侧改革、普及基建、提振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政策,并以减税降息、扩大贷款协助企业纾困。而今疫情远离,美、中的经济规模差距持续拉大,许多人不免感叹美国打压中国奏效,忧心大陆经济复苏速度不如预期,可能错过最佳发展时机。
平心而论,大陆的经济振兴措施确实不如美国的金融手段立竿见影,但猛药能治病也可能伤身,中国在满足14亿人口的基本需求外,更要将经济重心从以往「全球生产制造大国」调整为出口与消费并重、内外双循环均衡,因此必须以稳健为先,逐步改善经济体质,才能全面增强竞争力,这也是国家的长期发展策略。至于当前外贸降低、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增加乃至投资观望、消费迟疑的现象,我认为主要与以下3点密切相关:
一、市场信心受挫。长达3年的疫情管控虽为保护人民生命,但也严重抑制了市场成长,阻碍外商投资,甚至加速外资撤离,而各种人员、物资的流通限制也打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更消耗了人民储蓄,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恢复。以今年1至8月大陆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总值为3.89兆美元,下降6.5%,贸易顺差为5534亿美元,仅增加0.8%。而从GDP来看,第1季增长4.5%,第2季增长6.3%,预估全年增长5%左右,从谷底翻身逐季成长已是大不易,未来仍需持续维持向上的态势,才能提振消费意愿,恢复投资信心。
二、国有与民营的政策摇摆。改革开放40年来,政策主轴是市场经济与开放竞争,前半段主要在将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或以转让、合资等方式移转民营后导入市场竞争,对释放民间经济活力、推动国家整体发展居功厥伟。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大陆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手段,金融业因大量资金涌入,为确保资金安全且快速产生效益,将这些钱转借给稳当可靠的国家事业机构或公营企业,致其后3、4年间许多国企、央企不但有宽松的资金可以承兑汇票或利用利息差价谋取利润,还进一步以收购或购并方式推动集团化、特殊化,一时间,各地、市政府纷纷设立城投公司及建设、信托公司等,地方银行则以政府行为介入地方发展,压缩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原本「国退民进」的理想无法落实,其后疫情3年民营企业元气大伤,奄奄一息,能够较好存活的只剩国企或央企,目前国企经济仍占大陆总规模的45%左右。
民营企业的优点在于资源配置合理、弹性大、竞争性强,并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使社会发展更加均衡。未来如何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使回归充分且自然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是大陆加强经济结构韧性、稳定长期发展的关键之一。
三、房地产行业动荡。大陆因连年房价高涨,民怨四起,国家因而提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的主张,由限购、限贷、限价等全面抑制房价,不仅对买房人资格、房屋售价及贷款有所限制,紧接着又严格管控房地产商贷款,包括预售款收入存于指定帐户的用款限制、转投资其它行业的限制等,但房地产商基于建筑成本因素,降价幅度有限,市场趋于观望。等到疫情暴发,经济下行,民间购屋意愿更加保守,房产的流通性大受限制,引发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资金告急,市场一片肃杀。
若依房地产成本结构分析,大陆土地与税负一般占总价的50%-60%,此部分属于政府所得,再扣除建材与人工成本占20%-30%,毛利率约15-20%,其中5%为资金成本归属银行或金融单位,最后10%才是开发商利润。换言之,要降低房价应由控制成本端着手,而非控制销售,否则不但事倍功半,更使全国最大的资金池无法流动,连带拖累依靠土地财税收入的地方政府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推动地方建设,甚至无法偿还旧债或支应正常运作,这是制约大陆经济快速复苏的最大因素。
任何政治体制都是时空环境的产物,也各有其发展演进的必然,不能单纯以优劣论断,尤其若以西方社会经历数百年才成型的制度或价值观质疑贬抑,要求全盘比照,更是失之武断。大陆虽与欧美国家政体不同,但国家发展方向明确,政治环境长期稳定,且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可以充分调动资源、资金与人力,以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加上大陆自身可充分循环的经济规模,只要能积极落实经济振兴措施,行久致远,复苏终必可期,而其后续的发展荣景更令人期待。(作者为台企联荣誉会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