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理解台湾文化之我见—— 从《岛屿DNA》一书说起
移民,是台湾人组成的基因,也构成了台湾文化的底色。从福建漳州、平潭与广东客家的移民,是大陆移民汉人的主要构成,在与原住民、外来殖民的多种族混合,形成了台湾人的混合种族特点,这也让文化的一脉相承与人种的混合下,让文化的沿袭有许多破损和断裂。(作者拍摄于淡水)
2024年9月,这是我第七次踏上宝岛台湾,依旧感受到那份熟悉与亲切。然而,这次的身份有所不同,我作为一名交换生将在台湾度过一学期。在这段时间,我不仅延续了以往对台湾的感官体验,更让我在文化层面得以深入探索和理解这座宝岛。恰逢其时,我有幸选修了黄东烈老师的文化研究课程,通过课堂导读与实地走访的结合,切身体会到台湾文化的多元与深厚。台湾文化是什么?这次的再度到访,又让我对台湾文化增加了哪些了解?以下,我将从历史、传统与现代三个方面,分享我对台湾文化的浅见。
从历史看台湾文化
台湾的历史,在史学研究中,包括有三国—荷兰时代、郑式时代、清代、日据时代及战后。在《岛屿DNA》一书中,作者通过分析台湾人的血统,来分析台湾文化,书中描述台湾人特征是:多样而独特。具体原因是「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大部分台湾人是移民者与本土原住民混血的子孙」(陈耀昌,2015)。移民,是台湾人组成的基因,也构成了台湾文化的底色。从福建漳州、平潭与广东客家的移民,是大陆移民汉人的主要构成,在与原住民、外来殖民的多种族混合,形成了台湾人的混合种族特点,这也让文化的一脉相承与人种的混合下,让文化的沿袭有许多破损和断裂。在台南文学馆的展览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火车载来了什么:殖民现代性」,殖民的本质当然是经济掠夺,但殖民现代性带给了台湾人复杂的感受,火车就是典型的代表,震惊、害怕、好奇,在被殖民的同时,也输入了文化。当然,从历史层面上看,台湾人民也是与外来统治者的不断抗争史,在荷西殖民时、日据统治时,一直都存在着民间团体与外来压迫统治者的不断抗争,这也从反应出台湾人不接受压迫的斗争精神,这也呼应着整个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传统看台湾文化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来看,我认为「五德八义」的传统文化在台湾人民身上有具象化的呈现。例如我认为大部分台湾人都具备着“温、良、恭、俭、让”的良好品德,公车捷运的爱心座椅不会有人故意抢占,街道干净没有垃圾,任何时候都会自觉排队,这些细微处的小事,反映者大多数民众的素质,这也正是儒家文化的道德要求。而八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更是被写进了台北市的街道中,刻在了人们的心里,这些传统道德与礼仪,构成了台湾的「人情味」,展现了台湾人的温和谦虚,处处充满着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善良与友爱,这也是我眼中看到的台湾最美风景。《岛屿DNA》一书在谈到台湾混合血统的构成特点中,也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台湾人性格的构成因素,虽然荷兰日本等国对台湾有占领和殖民,但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信仰,丰富了台湾的多元文化。如今,多元文化的台湾社会,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让文化相容并包,持续融合发展,展现出更加多彩的文化魅力。
从现代看台湾文化
早期的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如李宗盛、罗大佑和张雨生,到新声代跨界的五月天、伍佰、周杰伦,这些传遍华语乐坛的流行音乐,台湾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什么流行音乐和台湾文化密不可分,我认为这与台湾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台湾在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由政府主导的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与蒋经国时期的十大建设,让台湾摆脱了对美援的依赖,加速了工业化程度,达到了高速经济成长的目标,跻身亚洲四小龙经济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台湾的现代化程度,也让台湾实现了与国际的更密切接轨。现代文化在台湾处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台北101,时尚气息的西门町,现代艺术的富邦美术馆,流行音乐的南港台流中心,这些都彰显著台湾现代文化的勃勃生机。在世新大学内,街舞嘻哈、刺青脏辫等各种西方文化也在校园中轮番上演,无处不标榜着年轻同学的独特个性。现代,是台湾青年群体的底色,也展现着一个社会宽广包容的心态。在台湾,不用担心自己的文化找不到同温层,在你自己兴趣领域中,总有一种文化来接纳你、包容你、理解你,这也是现代文化最需要的人文关怀。
那台湾文化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台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它不仅很好的保存了中华传统「儒释道」的文化精髓,更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不断深化,发展出属于台湾特有的岛屿文化。「和而不同但又相容并包,温良恭俭却又个性张洋」,这就是我眼中的台湾人,也是我眼中的台湾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交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