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从国际森林日,看台湾森林治理(谢英士、郑佾展)

拉拉山转型国家森林游乐区4/18开园收费,9月底前半价优待。(新竹林区管理处提供/吕筱蝉桃园传真)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主政机关林务局只有年度表扬森林护管员的例行活动、云淡风轻。台湾森林治理的概况,林务局态度已说明一切。

今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与健康」,强调森林生态价值、自然碳汇功能与因应气候变迁。森林的角色正在转变,维系、经营森林的目的也在进化,主导国公有林93.5%,全台陆地面积超过一半的林务局仍未觉醒。

正因为林务局没有中心思想,缺乏目标与方向,这几年才会沉浸于月历、保安林市集等文青活动以森林文艺局自居,偏废林务本业,老森林人无不摇头叹息,更无法期待面对经济部、交通部、水利署等强势部会,林务局能为森林发声。

森林是自然资源主权的象征,具象的说,一座山充满各式各样的法律,亟须优良的治理。森林法更是我国第一部环境法典,始于民国元年宋教仁之手。森林治理涉及关系人权利义务与自然资源的妥善运用,是真刀真枪的要谈治理架构、环境法体系,理论与实务兼顾,形成规范,迈向永续。这些吃力的基础工作,现在都不是林务局的施政重点。

农历年前林务局预告修正「奖励辅导造林办法」,奖励期间从廿年缩短到6年,奖励金仍为60万元,维持农委会一贯大撒币作法。但奖励办法只求树木成活率,不问林木蓄积、碳汇量,既难以衔接2050净零目标,亦忽视监察院「国产材自给率提升案」调查报告所纠正,发放奖金标准缺少「林分密度、修枝除蔓、病虫害管理、林木形状品质等抚育疏伐作业标准」等缺失。

与奖励造林有关之「平地造林直接给付及种苗配拨实施要点」,迟未处理国营事业台糖超过1万公顷,已种植20年之平地造林地的最终处置,放任台糖砍树种电。诸如台糖花莲大农大富农场与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多所重叠,林务局也欠缺气候人权观、忽略原住民的气候正义,干脆置之不理。

林务局既掌管台湾陆域大多数的土地,这些公有土地,包括林地与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传统领域,如何面对光电等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发行为,从未见林务局提出相应的立场与作法,一再凸显林务局的无所作为。

今年2月公布施行之「气候变迁因应法」第8条明定自然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碳汇功能强化事项由农委会主办,国发会发布的「十二项关键战略:自然碳汇关键战略行动计划」农委会更订下2040年增汇1千万吨碳汇目标,惟细部做法付诸阙如,恐沦为骗局。

不重视森林治理,是自我放弃国家自然资源主权的象征。台湾陆域最大面积--森林的主管机关未能与时俱进,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文青呓语,却忽略森林本体的时代变迁以及需要,未能担负起国家碳汇增量,推进原住民气候转型,找到林务局在气候变迁冲击下的定位,实属国家的悲哀。无足轻重的国际森林日恰是最佳写照!

(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佾展为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