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比增设垃圾桶更重要的事(谢英士、郑佾展)
(王莫昀摄)
在大中央小地方的政治现实下,城市首长经常低估了自己对于环境议题的影响力。加以环境议题经常带有禁止与限制、动辄裁罚的刻版印象,不失分、扩大服务、讨好市民,往往是城市首长最安全的选择。
日前台北市增设垃圾桶之辩,即是最好的例子。而增设与否的政策过程,反映出地方缺少环境中心思想、政策连贯与优先顺序的老问题,也与去年通过之「台北市净零排放管理自治条例」所列源头减废原则相背。
北市行人垃圾桶多半分为一般垃圾与资源回收两类,在垃圾爆炸情况下,资源回收字样仅供参考;在垃圾尚未爆炸之前,垃圾也经常混丢,需由清洁队协助分类。事实上,增设与否只有垃圾丢入人行道或是家里垃圾桶的差别,广设不但无助于垃圾减量、更会扩大垃圾外溢,污染者不必付费的不公现象。
从市民环境意识、环境正义角度,反而应该逐步减少、淘汰才对。
以北市2千个垃圾桶、每桶每日垃圾10公斤推估,约占总垃圾量2%,并不是非常迫切的议题。北市研考会2020年调查,当次民调除反映七成四民众认为要放垃圾桶外,但认为路上垃圾太多不够干净,造成市容不满意者仅占17%,相比之下建筑物外表破旧高达52%、汽机车乱停占18%,都比乱丢垃圾更为民众在意 。
新市长对环境的态度动见观瞻,会影响市府团队的决心。北市既然为全台首个通过净零自治条例的城市,就应该以气候变迁为治理中心思想,依照「气候变迁因应法」规定尽速筹备成立北市「气候变迁因应推动会」,以碳预算思维进行市政审视,据以发展评估机制并兼顾气候人权考量,以完善年度「减量执行方案成果报告」。如此一来,诸如增设垃圾桶,或是元宵节八万盏抛弃式小灯笼等负面倡议或政策,自然会逐步减少。
而在以气候变迁为治理中心思想的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必然会注意到诸如电动车基础建设不足、大众运输电动化与现有都市规划扞格、都市更新与绿建筑及再生能源之结合,以及公园绿地碳汇管理等等课题,才能逐步实现比中央更积极之净零自治条例目标,落实城市所需的气候调适方案。
台湾的气候风险是迫切的,相对于政治人物的冷感,日前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2023气候变迁与能源民意调查」结果却显示,超过六成民众支持将气候议题作为政党或政治人物的重要政见;29岁以下青年更有近七成支持,远比一成不支持者为高。承担起气候责任不仅是有为的城市首长要务,也是为未来世代谋福利,呼应新民意潮流的良治。(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佾展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