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一带一路」成就秘笈(郑清和)
图/新华社
日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显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全球影响力。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数量远超第二届论坛。
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共建「一带一路」10年成绩,并宣布大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表示,10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伟大的远见卓识。经过10年,我们看到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很多实际的贡献。笔者以为,共建「一带一路」10年成就之道,至少涵盖3方面的「秘笈」。
第一,不独善其身。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就此而言,共建「一带一路」不是大陆的「独角戏」,而是大陆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截至2023年6月底,大陆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
应当说,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一种新型全球化的建设思路。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虽然的确促进了贸易、投资、人员的加速流动,但这种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未实现全球普惠性的发展,反而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新型全球化必须超越此前少数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方能调动更多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再发展。
第二,务实高效。大陆外长王毅日前在记者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搞「清谈馆」,要做「行动派」,必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取得肉眼可见的成就。诸如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顺利推进。其中,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对商业化、市场化基本原则的遵循。大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诸多项目,目的是「有饭大家吃」,因此要考虑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所以,部分西方国家炮制的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是相当荒谬的,明显违背了大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初衷。针对这些源于西方的「话语陷阱」,已有西方的智库、学者通过研究予以反驳。比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黛博拉‧布劳蒂加姆列举了黑山、肯尼亚、赞比亚和其他国家的例子,表示有西方媒体大肆宣扬债务恐惧,却没有证据支持「债务陷阱」的说法。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铁路联通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额增长2.8%,表明大陆的投资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清晰正向效应。
第三,与时俱进。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建设历程,合作的广度及深度不断提升。今后,共建「一带一路」在绿色、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大有可为空间。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推进,数字经济被视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既顺应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潮流,亦有益于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推动更多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从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近年来,大陆的数位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截至2022年底,大陆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大陆在全球数字经济与技术领域提出的治理方案,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相信相关合作会在未来不断深化。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理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日益深化。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世界中,各国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而共建「一带一路」则将持续发挥示范效应。(作者为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