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中国产业过剩 实为莫须有(郑清和)

马克宏、范德赖恩与习近平三方会谈。(新华社)

作为开年首访,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近日的欧洲之行颇受关注。其中,习近平就所谓「产能过剩」问题的表态尤受热议。其实,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产能过剩」无异于一个「莫须有」命题,此次大陆领导人提出的加快开放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农食领域合作等,才是促进贸易向上平衡的有效举措。

在习近平与法欧领导人举行三方会晤前,有声音称,希望法欧领导人「说服」中方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但问题是,所谓「产能过剩问题」真的存在吗?

此轮关于产能的争论主要聚焦在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实际上,去年大陆生产新能源车958.7万辆,其中86%是在大陆本土销售的。根据汽车数据跟踪网站EU-EVs的数据,在欧洲15个主要市场中,比亚迪、小鹏、极氪、蔚来、长城等大陆品牌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总计不到3%。研究机构Schmidt Automotive也表示,大陆对欧新能源汽车出口约4成由特斯拉贡献,占大陆对欧新能源车销售份额最大的其实是大陆生产的美欧品牌。

从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大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并未大规模对外销售;另一方面,出口到欧洲的大陆新能源车,主要以欧美品牌为主,许多欧美汽车制造商从中赚大钱。

另外,在补贴方面,对于这个符合「减碳」需求的产业,各国或多或少都在生产或销售领域给予了补贴。

据统计,在欧盟27个成员国里,有20个为新能源车的购买推出了激励措施。另外7国多数通过减税或免税的方式推动新能源车的采购。以法德为例,法国政府拨出约10亿欧元用于为购买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车的用户进行补贴,德国则规定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获10年税费减免,并对新能源车的购买给予补贴。

大陆在新能源领域的补贴也主要是在销售环节,作为刺激销售的手段。并且这一补贴并不仅仅针对本土车企,特斯拉就曾是该补贴的最大受益者。据大陆工信部透露,2020年特斯拉拿到21.2亿元人民币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位列年度补贴清算资金量第一名。

正如习近平在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所指出的,大陆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那么,西方为什么要炒作这个「莫须有」的话题呢?「产能过剩」本是市场经济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在陆美博弈的大环境下,以「产能过剩」来指责大陆似乎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政治正确」。另外,汽车工业一直是欧洲多国的核心产业,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洲车企的优势被极大缩小,长远下去恐将影响欧洲整体的工业发展和就业环境,所以政客们不得不寻找理由来保护本地经贸。

其实,这样的困境并非不可解。当年大陆加入WTO初期也面临着外部先进产能的冲击,但在持续的技术追赶研发后,大陆在许多领域成功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又或者,欧洲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行业优势扩大对华开放合作。此次大陆领导人表示,让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更多法国优质农产品出现在大陆老百姓餐桌上,并提出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相信在更广更深的合作之下,中欧、中法会实现贸易提升,双方贸易也会更加平衡。(作者为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

※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