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回不去的家!动保团体呼吁拒赏海洋哺乳动物展演

作家吴明益(右)认为观赏海洋动物娱乐性表演对教育效果不大也非没有替代性建议民众选择拒绝观赏并重新思考与野生动物的相处模式才有真正的教育意义左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张卉君;中为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主任陈玉敏。(图/记者邱美婉 摄)

记者邱美婉/台北报导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今(2)日共同召开记者会,用数据说明台湾4处圈养海洋哺乳动物机构近30年来至少牺牲了数百只鲸豚海狮海豹海牛等海洋哺乳动物进行展演,呼吁民众拒绝观赏,并要求业者加强改善圈养环境,让这群已被终生囚禁的动物,能有较好的饲养环境度过余生

长年从事野外鲸豚研究与海洋保育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张卉君表示,这群本来是悠游广阔海洋的生物,被迫生活在狭窄、单调水泥池子中,不仅无法满足动物特有的环境需求,维生系统的帮浦及过滤器等常年不间断的低频噪音、表演主持人分贝麦克风声音,表演中反复播放的喧闹乐曲及其他游乐设施发出的噪音,都让这些对声响相当敏感的海洋动物长期处在紧迫和痛苦之中,甚至逐渐丧失回声定位等感知能力

台湾目前圈养海洋哺乳动物的机构共有4处,包括野柳海洋世界花莲远雄海洋公园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台南顽皮世界动物园。研究会主任陈玉敏指出:「从1980年野柳海洋世界自澎湖购买4只野生海豚训练马戏表演开始,近30年来,这4家展演机构至少牺牲了数百只鲸豚、海狮、海豹及海牛等海洋哺乳动物。而活捉一只鲸豚的背后,是无数鲸豚的陪葬!」

▲悠游在广阔海洋的鲸豚,过去20年来光是在日本海域就有超过40万头小型鲸豚被猎杀。(图/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 提供,下同。)

▲圈养在野柳海洋世界的海豚。

▲鲸豚是拥有「自我意识」及「高度智慧」的动物,当牠们被禁锢在狭小枯燥的环境中,因紧迫会引起胃溃疡、呕吐、细菌感染等症状,出现不断绕圈刻板行为,甚至摩擦墙壁撞墙等自残现象

出席记者会的作家吴明益表示,观赏海洋动物的娱乐性表演对教育效果其实不大也非没有替代性,建议民众可以选择拒绝观赏表演和展示,让业者与捕鲸豚者间的利益链松脱,也让下一代重新思考与野生动物的相处模式,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

台湾野生动物保育法自1987年后即规定不能捕抓野生海洋哺乳类动物,目前国内有圈养的机构大多透过购买、交换、人工繁殖等方法获得野生海洋动物,除了野柳海洋世界表示目前只展示不表演,其他业者均有海洋哺乳类动物的演出活动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希望从民众开始拒绝观赏动物表演开始,促使业主重视野生动物的福利,也趁此推动政府相关单位立法监督改善饲养环境,让这些已经丧失野放生存能力的海洋动物可以安稳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