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女漆线雕师 为前镇慈正宫完成8尊神佛外饰

漆线雕」是神佛雕像服饰设计,经师傅巧手,彰显神佛官阶气势神韵女师杨琇文26年前曾在前镇区正宫独立完成8尊神像外观装饰。(袁庭尧摄)

杨琇文的手艺精湛,创作细致度惊人,神像衣装海浪莲花、流苏都透过她的巧手活灵活现。(杨琇文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杨琇文的手艺精湛,创作强调主体完整、连贯,才能凸显生命力。例如,龙除了头部要有大气身驱更要完整连贯,才不失气势。(杨琇文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慈正主神城隍爷,是前镇沙仔当地信仰中心。(袁庭尧摄)

慈正宫内保有罕见的九龙雕刻墙面。(袁庭尧摄)

慈正宫庙地属公有地,近来庙方正发动募捐,希望集众人之力,守护当地长年的信仰及珍贵传统手工艺。(袁庭尧摄)

「漆线雕」是神佛雕像的服饰设计,经由师傅巧手,能彰显神佛的官阶气势和神韵。女师杨琇文在以男性为主的业界闯荡34年,1994年随团队进驻高雄前镇慈正宫,耗时2个月、独立替8尊主神完成精致的衣装,成为该庙极具代表性文史特色

佛像需历经粗胚、修胚、开脸、凿花后,才会由漆线雕师傅接手打造外衣。杨琇文坚持传统,使用天然漆混合矿物粉手工捶打制成的「漆土团」,搓成细线,以缠绕堆叠、塑结等手法塑造海浪、鱼鳞龙体立体线条

杨琇文曾是会计,因缘际会投入「妆佛」产业。在学习过程中,碍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排挤及限制,光是想要近距离观察佛像就受到百般刁难,只能拜托先生趁神明出巡时近距离拍照,靠着照片临摹大师外传的细腻手法。

杨琇文强调,不同的神佛拥有不同的官阶,例如,土地公服饰代表动物是「鹤」,但现代师傅有时改以「寿」字精简替代,就失去漆线雕传统的韵味。她认为,「加线、抓角度」才是漆线雕的真功夫,能巧妙衬托出衣装的层次和飘逸感。

1994年前镇区慈正宫进行大整修,杨琇文随包商团队进行驻庙创作。每天8点上工、晚上11点下工,连家人都佩服她的毅力,短短2个月就完成城隍、观音注生娘娘、善财童子等8尊主神像,工法生动细腻。

慈正宫供奉的8尊神像迄今仍堪称漆线雕界代表作,加上天花板罕见以「粉线」打造的壁画,都让该庙极具文史保存价值。杨琇文回到26年前驻庙创作地,对庙方致力保存完整文物的精神感到欣慰。

但因慈正宫庙地属公有地,近来庙方正发动募捐,希望集众人之力,守护当地长年的信仰及珍贵传统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