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新药纳健保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黄泰中(中)表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因罹病人数过少、难以取得临床试验进展,治疗选择也较少,属于弱势癌中的极弱势,所幸12月起,健保署将新一代BTK抑制剂纳入给付。(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提供/林周义台北传真)

70多岁的陈女士,约30几年前出现眼睛、牙龈、子宫黏膜多处出血的症状,在多个科别求医后,才辗转得知自己罹患了极少见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专家指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每年新增病例仅不到50人,罹患比率比被闪电击中的机率要低,因血液高度浓稠,可能导致失明、突发性听力丧失、中风,甚至昏迷、死亡。

陪伴陈女士治疗10多年的秀传医疗体系彰化院区癌症医院院长张正雄指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每年在台湾的新发病例不到50人,盛行率不到百万分之4,比被闪电击中的机率还要低。

由于传统一线化疗药物毒性高、疗效有限,65岁以上的高风险族群5年死亡率高达5成。张正雄曾遇过年长患者因化疗并发肺炎差点离世的憾事,建议须特别注意这类高风险患者的用药安全。

张正雄表示,一般人血清浓度正常值约1.4CP,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会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M),当IgM指数超过4000mg/dl,或血清浓度高于4CP时,就可能发生多处异常出血。临床上,需采取血浆置换术,但并非每家医院都能施做。患者长时间血液高度浓稠,可能出现神经病变,如失明、突发性听力丧失,甚至血管堵塞而中风、昏迷。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黄泰中表示,因罹病人过少、难以取得临床试验进展,治疗选择也较少,属于弱势癌中的极弱势,所幸12月起,健保署将新一代BTK抑制剂纳入给付。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可透过IgM基因检查、骨髓切片检查早期诊断,民众如有持续超过2到3周的发烧、夜间盗汗、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疲劳、淋巴结肿大、皮肤搔痒、贫血或异常出血、手麻脚麻等症状,应立即至血液肿瘤科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