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得付费 海淡厂研议类OT模式
政府正在规画第三种海水淡化厂兴建模式,先由政府出资兴建,交由民间营运,期满再交还政府,类似OT模式。(本报资料照片)
行政院打算在屏东、嘉义增设科学园区,政府考虑盖较贵的海淡厂解决缺水问题,不过每度水价高达30到40元,由谁支付?经济部表示,已规画在政府建置、民间自建自用外,采行第三种OT模式,海淡厂先由政府兴建、再交民间经营,达成使用者付费目的。
海淡厂使用逆渗透处理,成本贵桑桑,目前多用于离岛,兴建与营运费都由政府支应。
未来工业用的海淡厂难道也是全民买单?经济部水利署官员表示,现行海淡厂有政府兴建与厂商自建两种,前者像是公共给水,由政府出钱布建营运,后者像是兴建中的台塑六轻厂海淡厂,基于环评承诺由厂商自建自用。
不过不可能每个厂商都能自建,考虑海淡厂成本高,官员表示,正在研拟第三种兴建模式,先由政府出资兴建,完成后再交由民间营运,期满交还政府,类似OT模式。
官员说,政府出资与兴建,既可减轻民营出资压力,环评也会比较快。未来民间经营,可拿去卖给台水,或是直接向使用厂商收费等,现在正跟财政部促参司研议法规中。
由于海淡厂属于耗能设施,新规定也会要求强制使用一定比例绿电。经济部有信心新模式可以成功,因为不少厂商都反应说,国际母厂基于CSR社会责任,不允许供应链使用地下水。因此海淡厂就算贵,也有很多企业愿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