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称「云丹」 海中清道夫马粪海胆成美食濒临灭绝

▲因为将海里海藻石头「揹」在身上当伪装,外观就像一坨「马粪」,所以才被叫做「马粪海胆」。(图/东森新闻)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2日才解禁的澎湖马粪海胆,今年产量又少又小,不禁让渔民担心,不到两天就会被捕捞光了!这个听起来又臭又恶的生物,其实利润很高,1台斤就要价600元以上,澎湖县政府却明订只有6月至9月开放捕捞,其余时间禁捕,因为马粪海胆可是海里的清道夫,保护珊瑚热带鱼的大功臣

「马粪海胆」其实就是白棘三列海胆的俗称,又可以叫做「亚里斯多德提灯」,分布地区多在暖温带海域,在珊瑚礁区中栖息活动,主要食物来源是藻类海草。平常会把海里的海藻、石头「揹」在身上当伪装,让敌人不容易发现,就是因为这种奇怪的外表,长得很像一坨「马粪」,所以才被叫做「马粪海胆」。

每年6月中旬至8月是马粪海胆的繁殖活跃期,在这期间马粪海胆的生殖腺会特别饱满,而具有食用价值的正是海胆生殖前的肥满生殖腺,所以在还没有生殖繁衍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就被捕捞上岸成为老饕的盘中美食

▲马粪海胆是海中清道夫,与珊瑚和热带鱼的生存息息相关。(图/东森新闻)

剖开马粪海胆就可以看到五瓣黄色膏状物,这是马粪海胆的生殖腺,也是主要食用部位,是日本料理中的重要食材,渔民剥开外壳刮下马粪海胆的生殖腺,放入一旁水盆浸泡后再取出装盒,这一颗颗马粪海胆可是价值不斐!小小1盒卖200元,换算下来1斤大约就要600元到1000元。「马粪海胆」沙西米,可是日本知名料理,称之为「云丹」。

因为经济价值高,马粪海胆常被大量捕获,过度捕捞造成现在只剩下澎湖离岛才看得到马粪海胆,而澎湖的马粪海胆活动力又较慢且不爱钻沙,比较容易捕捞,因此澎湖马粪海胆成为滥捕对象,近年来数量锐减,让原本早期澎湖海域随处可见的马粪海胆,变得数量稀少、体形变小。澎湖县政府因此公告只有6月至9月开放捕捞,期能永续利用及保育渔业资源

除了澎湖县政府限时禁采,环保人士也大声呼吁不要食用马粪海胆!因为马粪海胆是以海床中的大型藻类为生,就像是海底的清道夫,而珊瑚虫需要自然干净的环境才能生存,马粪海胆可以防止藻类生长太快,也不会覆盖在珊瑚上破坏珊瑚的生长,又因为珊瑚族群愈多,热带鱼就有愈多的栖息地,所以珊瑚和热带鱼的生存与马粪海胆息息相关,马粪海胆可谓保护珊瑚与热带鱼的大功臣!

其实马粪海胆含有高胆固醇和高蛋白质这两项是导致人类心脏血管疾病尿酸过高的罪魁祸首,饕客在下肚之前可要慎思一番。渔港边堆积如山的海胆壳,暗示着海胆族群正濒临灭绝边缘,一个物种的减少或消失必然会造成大自然间的生物不平衡,而在海洋保育与经济考量之间该如何达到平衡,也考验着澎湖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