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秀丽的江西小镇 娇艳荷花清香扑鼻
车沿着山路缓缓而行,路边的小溪跳过一堆堆石块,在阳光下闪着碎碎的白光。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希望自己是个仁慈的智者。随着车身有节奏的晃动,人们都打起盹来. . . . . .
经过黄山的休宁县时路面开始颠簸,睡意全无。小溪仍旧欢快的流着,离水面约1-2米的树枝上挂了很多杂物,估计不久前这里有洪水经过,所以路面也受到了影响。在女士们不断的尖叫声里,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她们也麻木起来。这时不知谁打破了沉寂:“快看--江西到了!”车厢内立刻欢腾起来,人们不约而同的伸长脖子,整理着散乱的头发. . . . . .“哪里?”“怎知的?”“啰……看那棵树……一棵消息树!”“哈……”对善意的谎言,人们爆发出心底的笑声。
山区的农民正在修路,推着车、扛着铲,穿着分不清色彩的工作衣,看见豪华的游车,他们立刻停下让作一旁,冲着我们笑着,那笑里有太多的善意、纯朴、不带一丝杂念。同座道:“他们觉得很幸福,所以,无知便是幸福!”是吗?幸福是靠自己体验的,而不是别人冠以的,更不在于是否有知与无知。我相信那些走出大山的人,他们身上凝聚着山里人的吃苦精神和大山赋予他们的宽厚、沉稳,会大有作为的,至少他们具备着山外人所没有的顽强的生命力。 一夜无梦,在犬吠、鸡鸣声中醒来。
我们落脚处是江西上饶市婺源县所属的一个小镇 …… 江湾镇。走进小镇,你会不由得被她感动。村子座北朝南,背有大山所依,南有溪流、公路穿越,村子里住着百十户人家。房屋四周有一条互通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动,时而能看到嬉戏的鱼虾,这让我想起清朝总督阮元的诗句:“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高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七月是多雨的季节,山里的雨来得很突然,走进“三省堂”时只见几片黑云绕在山头,出来时,已是急雨一阵。抬头望去,发现这里的建筑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所有屋檐上的雨水顺瓦当缝流到槽中,最后落入自家院墙内,走在小巷里你只需照看好脚下的路便可。多纯朴、敦厚的乡民啊,即使走在充满寒意的雨中,心里都有一种暖暖的东西在涌动…… 村民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在村子里待了三个多小时,惊奇的是地面没发现任何杂物。有时遇到半掩着的门,若不推开看看,真不知道里面住的是“猪先生”。全国各大城市的垃圾桶随处可见,政府及环保部门用各种方式引导人们过文明规范的生活,就是这样,街头的清洁工人仍整日忙个不休。 江湾镇小巷内的路面一律是青石板铺成,亮亮的,向人们展示着它本来的面目。据报道,现在首都市民的环保意识已达二级(即:重视自我卫生和身边的环境)。统计部门该到江湾来,给这里村民的环保意识定个级别,也许会更高些。
下午,我们在汪口乡“俞氏宗祠”附近找一据点动笔作画。为了缓解一天的疲劳,傍晚,结伴来到溪水边,水底没有泥沙,只有成千上万的被溪水常年冲刷至浑圆状的卵石。水流很急,站在水里行走,往下游走跟着水流的方向,人觉得很轻松,而往上走很困难,好几次都摔倒,有首歌也唱道:“我愿顺流而下……”
生活中也是这样,随波逐流是很容易的事,但最终只能到达别人想去的地方,而不是自己的。我们的位置也许在上游,我们必须逆流而上,中途也许会摔倒,但每一次的摔倒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心,因为离目标越来越近了。过程是痛苦的,一旦到达目的地回望时,那种痛苦就是一种幸福。 此次写生活动已接近尾声。一早,车由上饶往安徽方向开。一路颠簸、尘土飞扬,人们似睡非睡积蓄着精力。 车在休宁县齐云山脚停住。很多同伴因畏惧山高就住在山脚下。齐云山群山毓秀,奇峰挺拔,因其中“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称。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景色。别人不上,我得上去,于是几人乘坐缆车缓缓而行。至一半时,坡度陡了起来,离山脚越来越远,视野越来越宽,速度慢了下来,似乎在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有人开始尖叫 。 齐云山古称“白岳”,方圆六十平方公里。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各树一帜。历史上又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