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素、角度才能确保有图有真相 行车记录器挑选小技巧

行车记录器可作为意外事故发生后,还原现场以及保险索赔的重要依据;但一具好的行车记录器该如何挑选呢?(图/翻摄自东森购物网,以下同)

消费中心综合报导

近年来有许多车主都会选择为爱车加装行车记录器,希望能够不幸遭逢意外事故时,提供第一手的影片资讯作为还原现场以及保险索赔的依据;然则如何选购一具好的行车记录器,可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基本上,选购重点不外乎是镜头角度画面解析度夜视功能以上这三大范畴;想要「有图有真相」,各位车友选购时不妨可以货比三家,免得多花冤枉钱

▲行车记录器的镜头角度不见得越大越好,一般来说100至140度之间就足以涵盖车头左右视线

◆镜头角度

市面上的行车记录器在镜头角度设定上多有不同;但说穿了角度太大或太小都不见得是好事;角度太小的机种,可能只能锁定车头正前方拍摄,容易遗漏车侧两边的画面;但角度过大,画面却又容易产生变形,让拍摄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多半会建议各位车友添购镜头角度落在100至140度之间的行车记录器,这样的设定就足以因应车头左右视线的摄录画面。

◆画面解析度

现在市面上的行车记录器多半会强调其画面高解析度;一般最常见的HD画质大概是1280x720(720p),每秒可拍摄30张画面(30 fps);高阶一点的Full HD画质1920x1080(1080p),每秒可精进至至60张(60 fps);甚至是号称具备(2304x1296)超高解析度的Super HD。

当然解析度越高,摄录画面自然会越加清晰;但说穿然,倘若没有相对应的镜头品质,解析度再高一切都是白搭;因此车友们倘若在选择行车记录器时,可留意镜头是采取「几G几P」的组合。

「G」代表的是玻璃镜片,前方数字越高,代表其采用的玻璃镜片越多,「P」则是代表塑胶镜片;一般来说平价的行车记录器大部分都会采用「4G1P」的配置,也有少部分的高阶机种采用到「5G」甚至「6G」的配置。

▲由于塑胶镜片容易受到热涨冷缩而变形,因此在拍摄上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夜视功能

部分行车记录器,主打会在镜头旁加装LED或红外线灯泡,大幅提升夜间照明功能;但基本上,现行行车记录器的夜视功能都算不错,多那几颗灯泡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更甚者,倘若灯泡一多,遇到忽有强光直射的状况时,画面也易于产生全白的过曝现象,反而影响拍摄效果;倘若车主相当注重夜视功能,不妨可以在选购时挑选采用CCD、或是CMOS感光元件的机种。

◆GPS跟G-Sensor附加作用

随着人手一只智慧型手机,行车记录器所具备的GPS功能反倒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另一项所谓的G-Sensor,可就是攸关拍摄灵敏度了。

具备G-Sensor功能的行车记录器,即便车辆熄火停靠,但只要车身有强烈的碰撞及晃动,甚至是前方有移动物体经过,该功能便会自动开启机器录影功能,捕捉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故踪迹

▲另外行车记录器的记忆卡读写速度,也决定了行车记录器拍摄时是否会出现秒差现象,选购时可得好好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