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排灯 点亮青海不夜城

青海湟源县,大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杨增贵在制作排灯灯花。(新华社资料照片)

青海省湟源县是大陆「西部排灯之乡」,6月28日起举行文化旅游节,一整排在2006年被列为大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湟源排灯亮起,重现「茶马古道」辉煌又沧桑的一页历史,也点亮青海高原「不夜城」风情。

湟源是中原通往牧区西藏的要塞,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商贸交易频繁。湟源排灯是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出现的年代可追溯至18至19世纪。杨增贵是青海省湟源县排灯制作的老手艺人,现年76岁的他表示:「其实,排灯就是现在商店门口摆放的灯箱的前身。」

遗排灯元宵争艳

排灯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现,当时往来茶马古道的客商云集湟源县城,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悬挂在商号门前,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随着商家竞争加剧,这些名号招牌越做越大,图案及造型工艺越来越精美,逐渐发展成有底座雕花粉饰,内燃扛风的牛油羊油烛灯形式多元的灯彩艺术,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争奇斗艳。

排灯工艺融合木工、雕刻、绘画堆绣剪纸皮影、书法、音乐等艺术,有悬挂式、落地式等,形状则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每格长3尺,宽2尺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8格,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

而排灯上的图案也从原本的商家名号,变得丰富,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展现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活灵活现,当蜡烛火焰因风动而闪烁时,画面静中有动,唯妙唯肖。

西元1829年(清道光9年)正月元宵节首次展出过街排灯,此后,湟源排灯进入另一个境界。杨增贵说,「民国时候,京、晋、陕的客商和来自英、美、俄的洋行,云集我们湟源丹噶尔古城。当时商行出面,做排灯,你做得好,我比你更好,就这样攀比,还在正月15亮相,成为我们这里的特色。」

二代传人随舅舅学艺

1943年出生的杨增贵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人,他转述父亲的说法,表示以前村子周围全是树,大家靠山吃山,好多人都是木匠;后来,森林渐渐远去,木匠逐渐减少,但还是有几家人把木工手艺传承下来。

杨增贵于1953年拜在湟源县第二代排灯制作工匠艺人,也就是自家舅舅李增瑞门下,学习木工手艺和排灯制作技艺,承揽木工活之余,甥舅每年腊月都会应湟源的商家、商会之邀,设计制作绘画排灯;因喜欢制作排灯,杨增贵试着设计制作小排灯、小灯笼,过年期间挂在自家门前和屋檐下,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从事排灯艺术数十年,杨增贵一直记得跟着舅舅学艺时的第一课:「学匠人先要学做人,手脚要牢,对人要诚实,人学不好,匠人根本不可能学好。」出师前,李增瑞要求他许诺,「进了这个门,就要坚持做下去,不能轻易放弃。」杨增贵答应了,但为守住诺言,他经历了无数艰辛。

1958年后,湟源县城每年元宵节展挂排灯的习俗被取消,他和舅舅只能做桌椅、板凳、箱柜笼屉赚钱,生活艰难。1980年代,排灯需求量少,技艺逐渐没落,很多排灯师傅转行从事装修或到外地打工,杨增贵始终坚守。

1992年,湟源排灯重新被重视,杨增贵2003年被县文化馆聘请,专门设计制作排灯;2008年,被大陆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发扬湟源排灯艺术,青海每年举办湟源排灯文化旅游节,希望这门源自茶马古道的技艺能传承下去。

小灵通 湟源的茶马互市

湟源位于青海西宁市西部,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史称「丹噶尔」。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称为西戎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地区,通往西部牧区至西藏的咽喉要塞、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这个地理位置使湟源自古就是汉藏通商重镇;唐代置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开元22年(西元734年)改为吐蕃属地,成为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