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孔刘历险记(下)
文/黄子佼
艺人在自己场子上台做一场秀,秀给所有粉丝看;主持人上台做这场秀,面对的却都是他人的粉丝。知道难处在哪了吧?经过了记者会的初次交锋,对隔天的见面会,终于有了一丝丝对艺人的观察及结论,未必正确,但多多少少有帮助。有看完整记者会视频的朋友,记得吗?访谈间我有跟舞台边的某工作人员直接喊话,当时李老师与孔刘也好奇地往旁看,挺可爱,后来工作人员则上台给我字条,至于当下的指示及后来字条内容是什么,就不多说了,但或许各位粉丝能略知主持人们与台湾主办方,当下的压力...
▲孔刘记者会-黄子佼(图/记者周宸亘摄)站在我的角度,主持人照脚本走(但不是一字一句照念一次)当然没问题,但假设有题外话或有机会话家常,不超过他们事先交代的底线,非太八卦的,该延伸一下吧?但一旦出现这状况,语言不通的经纪公司,或是来自香港的中间(韩国)人,都听不懂,紧张也难免,但没事!孔刘出道多年,没问题的啦!可是其他场边外国人怎办?试图火速理解中文内容?观察现场媒体或艺人当时情绪/反应好坏?还是..更紧绷?瞬间崩溃?超焦虑?哪一个处理方式会比较好?如果,事先给过最高指导原则,譬如啥啥啥是禁忌,那我们当然遵命,但如果指示不多,其他的内容,岂不是都可以自由发展?也未必!有些主持人,可能就在此踩到地雷,因为没说没交代,并不代表全部可以聊,还是要自己思考,观察脚本设定,或是自平日功课里面,去理解对方心态与忌讳,再做出选择判断,会比较安全。但如果既没给太多指导原则,也没踩到地雷,放轻松嘛!何必短兵相接?其实,他的经验值够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也能适时开玩笑,让我觉得认真之外,有其迷人独特幽默感,也知道他已尽力想一边摸索彼此,一边融入节奏,之前看过他上韩国综艺的状态,旁边的人大可不必担忧啊!但反过来想,我也有经纪人,我更遇过无数艺人不分大小牌的经纪公司,有的时候是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但如果办黑脸过度,造成大家困扰不耐,气氛不会圆融,多数人带情绪离开,甚至,媒体或主持人还会把罪与恨嵌在艺人身上,岂不是得不偿失?过去有段时间,我就曾经为这种旁边的插曲,而让我对某些艺人感到反感,甚至怀疑,根本是艺人假装友善,故意让旁边同仁扮黑脸来狐假虎威吧?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成长与更多观察,我大概能分辨状态,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舞台上艺人之外的状况,转嫁到观众/媒体/艺人身上。所见不平,吞!上台表现,必须如常得宜。
▲孔刘Gong Yoo Live “Make a Wish” in Taipei见面会(图/记者张一中摄)
第二天的战争即将开始...抵达现场后,还没上台试麦克风跟走位,先在后台看稿子,其实稿子来了几次不同版本,来的早,看了根本没意义,当今,各类活动,80%都会改搞到最后一夜,帮我做手卡的助理,深夜重做也是日常。我先被带去跟韩国导演组开会,沿路得知好消息:昨天记者会后,他接受许多媒体访问,状态开朗,放得开会大笑,还愿意在时间限制外跟经纪人取得共识,当场追加题目,我自网路看新闻媒体,昨晚发稿真是一片叫好,想必今日彼此心情都挺好!整个下午的合作,对李老师的信任/肯定也大大提升了吧!
▲黄子佼主持孔刘Gong Yoo Live “Make a Wish” in Taipei见面会(图/记者张一中摄)开会过程算顺利,对方导演略严肃,但我也是一个资历不浅的人,当然也不必跟他嘻嘻哈哈唯唯诺诺,甚至我敢说,整个会议室里面,应该是我29年的资历最深吧?但我看起来就像是个娃娃脸!哈哈!妙的是,开会后上台前,我跟孔刘没再见面,如同许多活动一样,和艺人都是直接台上见真章,所以第一眼相会,就是我偷偷换上李栋旭style,给予欢迎我登台的他一个惊喜,相信,他挺开心,接下来就是大家看到的3个多小时了,我从小地方观察,肯定,这夜会比昨天顺利,虽然上台前,有人被派来,间接委婉交代我一些话,但是我知道,大舞台和记者会不一样,基本上任何人也没有办法冲上来干嘛,台湾主办方,更是全面授权相信我,半夜在群组里,告知我照自己节奏做吧,嗯嗯,好的!上台后,就归我管了。于是我在既定脚本与流程题目下,尽量努力付出做到宾(粉丝)主(韩方)尽欢。妙的是,导演说我前面会有提字机,将会告诉我从哪里上下台(光是这个小事,就不知道改了几次),好的,到时候看你们的提醒吧,上台后,傻眼了,从头到尾都是韩文,我只看得懂两个字MC(主持人),从哪里下台呢?还好提字机上是用箭头来提示,但整个提字机在写啥,其实都跟我无关。这夜要玩多久?我有心理准备,没在怕,尽兴最重要,而韩方导演没告知准确时程,但也没限制我几点结束,挺好,毕竟我听过有些办见面会的艺人,很想赶快收工...而在过程中,他突然对我说,听说你是很有名的主持人....我心中OS是,看来昨天记者会后,他们应该有做了一些调查跟询问吧?难怪他今天看我的眼神充满信任并乐于做超多的互动,我也能更勇于提出更多交流,让活动更热闹自然,彼此往来频繁,才能真正超越脚本设计。其实我想所有见面会主持人都会做很多功课,但怎么派上用场,怎么运用进退得宜,是我们的难题,是斗智心理学,无奈,反过来,外宾团队,第一时间抵台前,多半都不会做主持人或翻译老师资历的功课,我们,都只能用诚意/眼神尽力溶化/说服,直到....而成功唤醒精彩的案例有,失败导致平淡的,当然也有啦!唉...
▲黄子佼主持孔刘Gong Yoo Live “Make a Wish” in Taipei见面会(图/记者张一中摄)谢谢许多朋友到我脸书留言,很多鼓励,在我发文没多久,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万个赞,我回想当年得金钟奖的时候,来帮我按赞的都没有那么多呢!放心,我很清楚赞不太能当饭吃,可是这晚后劲十足,果然偶像魅力相当大,我也被深深迷倒!不过明明现场只有5500孔太太,却来了三倍网友按赞,开心极了!之前,大家的期待及许多人的叮咛,在此,我都得到抒发了。活动前,无数的人写私信与留言给我,讲了很多很多跟他有关的事情,有一两个让我看了挺崩溃,我觉得,大家对于这类活动的要求期望,怎卯起来全部转嫁到主持人身上了?我们也许有上台能力,但实在没啥改版权力,只能就经验,搭配当天各种状况,倚靠既定流程,顺势发展,还有,加上我有一点反骨及坚毅不服输性格,才有机会突围更多可能(但其他主持人资历不够深,未必敢,很合理),就像我刚刚讲的,从头到尾我跟韩方接触,只有那开会的二十分钟,跟艺人私下的接触,两天加起来不到10分钟,很难想像吧?况且台湾主办方,也未有太多权力,执行前,当然可以给韩方一些台湾市场需求的应变意见,但卖秀方最大,买秀的,多半听命,所以每场见面会架构,常常在售票前,买方都不太清楚,尤其这种巡演第一站,根本是到一周前,我们才看到第一版脚本,就像做电影代理商,在影展商摊看到未来新片海报,大明星卡司佳,就付钱了,最后影片寄来,跟想像的质量不一样,也不能退,只能硬上...每场见面会,粉丝都会有期待或担忧,但我必须说,很多时候,控制权都不在买方手上,更不会在主持人手上!买秀或买票的各位,其实都是面对一场赌局。我受邀主持,会为邀请我的买方单位努力,但代表台湾,专业必须有,也得尊重卖方,即韩方和中间人。我亦深深明白,今天会叫我来,是希望把清水变鸡汤,把鸡汤变鸡精,须想尽办法加菜,却也要尽力让艺人对台湾印象良好,及搭起桥梁,让粉丝更爱偶像。所以,要全神贯注,才能一一破关~很累的!三个多小时脑袋快速运转结束后,主办单位说要帮我安排合照,其实,累到无神无力,很想赶快离开回家抱狗放空,后来听到李老师的啜泣声,知道她因过往的经验而有了感触,这晚得以小小释放,让人觉得很心疼。之后,我们决定还是携手去休息室做简单交流话别,可爱的是,休息室还真的点了蜡烛,我作势要把它吹熄,逗大家开心,不过更巧合的是,此时的我们,台后,我跟他脚上穿的竟然都是拖鞋,看来,不管是哪国艺人,都想赶快放松脚丫?看到这一幕,不需语言,彼此会心一笑。然后照相的时候,他贴心的蹲下靠过来,鼻息就在耳边,好暖心!
▲黄子佼与孔刘和翻译老师合照(图/黄子佼提供)我一直认为艺人的魅力除了外型,还有人格特质,之前看他韩国访谈提到喜欢独立音乐,加上当他在新庄的舞台上讲出最近爱的电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时,我就知道这个韩星真的非一般,虽然他背后有庞大组织,让人第一时间摸不着艺人真面目,还不是只有经纪人而已,另有宣传部、海外事业部,层层把关,加上中间人...台湾的主办方与翻译,其实一路比我更劳心,大伙都变夹心饼干,而每一环节的人,都必须要很理性客观去面对一切过程,才能一起顺利完成台上的所有精彩回忆。各位,辛苦了(请期待番外篇)。
►黄子佼/孔刘历险记(上)
►黄子佼/孔刘历险记(中)●黄子佼,台湾艺人、知名节目主持人,「洒落工作室」创办人,绰号「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