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迎接没有大众媒体的时代(下)

黄子佼与Melody出席入口网站TV开播活动。(图/Yahoo奇摩提供)

文/黄子佼

娱乐圈,做宣传,越来越困难。到底该怎么做?上什么媒体?下什么广告?我想应该没有人可以给出绝对的标准答案。

那天,我在本土风格强烈的某电视集团底下的新闻台广告时段,一直看到SHE15周年新作广告,我有点傻住了:也许这台收视率高,但TA,对吗?属性,适合吗?SHE的粉丝会看新闻台吗?会看这一家新闻台吗?这家新闻台的铁粉观众,又会因为广告打的凶,就去松烟买票参观SHE15周年展并买EP来听看看吗?

部分的广告金流,更跑向社群/网站,许多网红网媒,接收传统媒体应该赚到的广告费,不少个体户/小团体,用键盘即可创造商机,直接打趴人马众多的业务部!

许多点击率高的网路影片制造者,打挂了拍摄难度与预算都更高的电视剧/综艺节目浏览量,而且以快狠准的创意取胜,不跟你拚硬体设备与特效技术高端与否。率领粉丝网友当重兵后盾,部分超级网红,一支影片制作,能开价到70万以上,电视人,情何以堪大众媒体,优势在哪?

以传统大众新闻媒体运作来说,报社、杂志社、电视台里,每层把关的人都是相对专业的,基层的记者做采访,会经编辑台审核、判断、修改、补强才会刊出。可是,社群网站日益坐大,超越许多旧平台影响力与创造力了。

▲SHE出道15年了!「一路走来,永远都在」逼哭粉丝(图/翻摄自S.H.E脸书

约莫,是从PTT兴起开始吧?很多旧式媒体慢慢开始从上面找内容资讯找新闻,但,它起码有版主把关,可是,我相信许多人跟我一样,至今没有PTT帐号,却早就拥有FACEBOOK或IG、微博,不亦乐乎的使用,而且无人把关,随时发言。

名人还可借此发挥自己想表达/宣布/抗争/回应/宣传的自身逻辑/作品/理念/婚丧/呢喃;一般大众,更肆无忌惮的讨论、认同、点赞,或谩骂、抹黑、建言世界,已走到这一步了,没有办法说出绝对好坏,只能思考,到底对于传统的媒体人来讲,会有什么样的冲击,该做啥突破与改变?如何对症下药?兵来将挡?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每个人在社群网站开帐号,无非是先建立一点存在感与参与感,分享大小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人事物,无形之间,从喃喃自语,到随意发言,不自觉轻重对错,其实,无关有几人追踪,只要设定公开的图文,就是在造就一个自媒体,许多发言,更未必跟自己有关,聊的都是别人的作品。

社群网站,早已不只是社交功能,更似资讯分享讨论聚众平台,扩大不少影响力与判断方向,过去,只要媒体说好,基本上多数观众都会一知半解的觉得好,现在,媒体说好,你我未必认同,或许先去爬文,看看网友「们」怎说?而非看「一个」记者写的!

但刚刚提过,一个记者背后有层层把关(虽然也会凸槌),但每个网友背后呢?谁把关?有多少专业经验?有社会责任吗?有人情义理吗?更有多少的似是而非及无所谓?没办法!时代变了,数大便是美!餐厅的评价如何?电影的评价如何?MV点击率多少?许多人用网路声量做判断,才去选择娱乐事物!

▲黄子佼出席活动。(图/记者周宸亘摄)

到后来,媒体开始引用这些数据,因为数据够大,无法忽视,只好跟随,但矛盾的是,本来该主导当领头羊,以十八般武艺专业思维与本领引领大众吸收/判断各类人事物的大众媒体,却反过来被大众牵着走?

过去大家信仰的影评乐评、收视率,慢慢的被网友留言、点击率、触及率所影响破坏,过去是意见领袖的乐评人、影评人、主持人,也开始慢慢的被网红、达人、部落客取代。这就是旧传播媒体人面临到的大挑战。

大众媒体不再全面接触/引导大众了,散发的讯息跟挂保证,不再被100%信服,大众会寻找大众累积出来的声音换算出的答案,宁可相信由无数匿名网友一票一票投出来口碑,一次一次按出来的点击率,也不愿意相信阅人无数的编辑台或幕前幕后、见多识广的专家评论员所给出来的专业意见。

大众媒体变成分众/小众媒体?而世上的大众民意,用自媒体,形成民间力量,这是20多年前出道的我完全无法预料到的事情,每个人,可以在网路上发文,从几个字到几万字,替音乐、电影、电视剧、政治做出评论,这些文字,不就是过去的乐评、影评、社论?

即使,确实有高手达人在网路上的发言之可信度与专业度极高,但他们和传统媒体人,都正在一起面对那群看的不多、只是迷恋偶像、用力发业配文的多元内容,谁能独大?

网路世界,挺公平,一旦丢放在网路之上,每篇图文,就很平等的被铺平,一起竞争阅览量,期待被搜寻被看见(也可下广告,让文章跑在最前方...但你下广告,他也一样能下...到最后,被看见的机会,依然平等),累积十年、二十年的功力,跟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都利用网站讨论事物,到底谁该被多多看见?重要吗?谁管的了?最后,谁先被看见,变的比较重要了!无奈,被搜到的机会,颇公平,但内容档次的高低,怎可能会一样?

▲黄子佼担任田馥发片记者会的主持人。(图/记者黄克翔摄)

发表作品的人,更揪心了,过去只要讨好几报,关系好换版面佳,文字的叙述也必定贴心讨喜,现在,要讨好的人,不再只是单纯几位记者、编辑,而是所有可能会发言的人(有几倍?人到底在哪?),难度极高!过去打好关系,就可在业界畅行无阻;现在打好关系,依然必须,因为对于专业/贤达/前辈我们要尊重与信服,势必妥善互动,但更麻烦的是要讨好全部目标群众。

一部电影,不再是几个影评/记者说的算,必须让电影相关网站(粉丝页)小编/网红/部落客/KOL都喜欢,甚至是所有进场看过的人都要喜欢,那一赞一赞的口碑,一字一行的赞许,才会累积溢出,不是靠电影公司敲锣打鼓,或让媒体照本宣科,而是形成真正由大众建构出来的资讯海量口碑,才能吸引更多人进电影院。

仔细想想,大众主宰自己的喜好,或许也不赖?艺人唱片或电影或电视,本来该讨好的目标就是多数大众,过去,唱片有销售量可参考,但也可造假!电影有票房数字呈现,但也可谎报!电视则离奇,一直只靠少数收视户的收视率调查来决胜负!

先不论以上的数字究竟真实与否,在过往,所有作品的好或坏,因为没有网路文化,只能靠媒体界少数人的专业判断,来制造/延续口碑,听起来是否略有瑕疵?现在,如果真是好作品,或相当符合大众口味,自然会有赞声在网路世界一路流传,而且很难如过去一般,用钱来摆平。

当然,媒体资深专业人士,始终能用更深更广更理性的方式去研究探讨质量,产生的建言与结论非常可贵。但是,任何作品都盼受到支持,而支持,来自民间的掌声,尤其是需要付费的电影与唱片,不管是票房、销售量,从来都不是由专业少数人付出建构,是由大众一块钱一块钱的购买认同,才能赢取。不过,俗话说:雅俗共赏,如果一个作品,在专业媒体界受好评,在网路世界也有好的声量,两全其美最完美。

▲网友大赞黄子佼是最棒主持。(图/摄影中心、翻摄自Youtube)

这个时代,慢慢失去权威主导的力量,但或许,反而让人深思与找到作品的真谛,那就是:更用力去赢得观众掌声!唯有赢得大众真实口碑,才会得到一块钱一块钱的累积!讨好少数人,是过去该做的事,也相对取巧/容易,习惯那些作风的,现在更需要硬底子真功夫了,而不擅讨好做公关的人,得到救赎,只要在自己领域里耕耘并找对的方向/大众品味,就可等到作品自然开花!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有影视作品,要面对真民意,需要更加严谨、更加讨喜,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先做七分熟的作品,然后把关系打好,在市面上就会得到好口碑,影响大众判断,被少数人操控,即使只有两分熟,也可靠媒体人只手遮天!现在可不行,高高在上的少数人,也开始服从/跟随/追踪多数网友的意见,而熟成的作品,丢到市场上,已必须由多数的大众来操控结局,他们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反之,当他们觉得你的作品就是两分熟,你也没办法靠关系打通任督二脉了,无力回天,赤裸裸的覆舟,打负评,只有一颗星...

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开始有点怅然所失,过去的影响力被淡化分化,但没有资源的素人可以抬头,能因大众喜爱而被传阅/看见,即使不太会,也不知怎么打好关系,仍有机会透过民众渲染口碑,自成一格。

新时代的变迁,只能接受,从当中找到新路向,耕耘开垦,所以,正在创作任何娱乐事物的人,绝对要更加精益求精,未来,没办法靠国际电影/唱片公司铺天盖地撒钱宣传把作品拱起来,没有办法靠欣赏你的专业记者或乐评影评给你无数赞许美言获得口碑与地位,必须靠实力与魅力,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用作品与功夫发言,赢得胜利,如同选举,一票一票,在网路慢慢堆积,无法买票做票(虽然也有网军,但网路世界太大,基数够,买做做票换口碑,很难成为绝对多数)。

这两篇,是我啰嗦也好,多虑也好,但一直认为,居安思危,总是须不断思考,才有向前动能,共勉之。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黄子佼,台湾艺人、知名节目主持人,洒落工作室创办人,绰号「佼佼」。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