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带”操作,美国才是老手

丁 铎“灰色地带”策略是美国官方和学界一些人近年来用于抹黑攻击中国南海政策和作为的一个常用术语,他们借此污蔑中国运用有别于传统方式的非军事手段“改变现状”或“制造紧张”。在这套南海叙事语境下,使用“灰色地带”策略的是中国,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的则是美国及其盟友菲律宾。这是多么显而易见的颠倒黑白。中国在南海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正常行为,被美菲恶意描述为“灰色地带”策略,中国为管控海上摩擦和处理南海争议所作的努力,被歪曲解读为迫使其他争端当事国接受中国改变所谓“南海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本质上是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的南海问题在国际舆论场上被赋予越来越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泛安全化趋势。事实上,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贴各种各样的认知标签,本身就是美国运用“灰色地带”策略的表现。而且真正将这一策略运用得轻车熟路的,也正是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美苏竞争,美国战略界人士就指出,使用“灰色地带”策略能帮美国以极小的风险、在不过度刺激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达到改变力量平衡的目的。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提出后不久,美国防部就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指出,美国未来对外战略格局中将出现越来越多既达不到“传统战争条件”又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和平状态”的“灰色地带”。此后,“灰色地带威胁”逐渐成为美国在双多边外交场合和国际舆论场上攻击他国的一种话语工具。2015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发布《“灰色地带”白皮书》,进一步归纳了这一策略的几个显著特点,包括冲突性质模糊、所涉当事方不透明以及相关法律框架不确定等。2018年以来,美国在其国防战略、安全战略中均明确将强化“印太”地区军事优势和综合威慑作为优先任务,“灰色地带”策略也随之成为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的主要行动样式之一。当下,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推动集团对抗,在给“灰色地带”策略披上“新概念”外衣的同时,也在强化执行能力,提升盟友与伙伴配合美国运用这一策略的协同度。美国防部2023年公开披露了下属的“影响力与认知管理办公室”,设立该办公室的主要目的就是基于“混合战争”和“综合威慑”思路来系统化地管理认知作战。与之相契合的,也正是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美国和菲律宾开始利用海上摩擦系统性地加大对华攻击抹黑。另外,美国对“灰色地带”策略的实际运用并不局限于单一行动主体。在南海议题上,针对中国酝酿、发动和实施“灰色地带”策略的主体,恰恰是一个由美国政府主导并得到军方支持,同时融合了政界、学界、军界、科技界和舆论界人士的复合体,目的是在不极端刺激中国、避免中美在南海全面摊牌的情况下,不断给中国制造决策难题,增加中国的安全和外交等方面成本。过去几年间,美国务院法律顾问办公室、国会研究服务部、海军战争学院、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先后就中国海洋的边界、中美海洋竞争、无人潜航器法律地位、中国海上力量态势感知、南海生态环境状况等出台多份报告,与之相伴的不仅有美菲等国在南海争议海域的联合演习,还有西方媒体对中国南海政策的恶意揣测和对海上事态的蓄意炒作。美国会研究服务部在其报告中对“灰色地带”策略甚至没有丝毫掩饰,称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宣示和叙事策略正在“取得回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实施“灰色地带”策略的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一是保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为此需确保其海上力量在南海地区的持续存在和所谓“航行自由”。二是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主导地位,为此需提升其在南海周边的盟友关系,扩大伙伴关系网络。三是通过插手中国与邻国的领土、海洋争端来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重塑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借此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势头。从政治视角来看,美国实施的“灰色地带”策略根植并延承冷战以来美国基于霸权主义的胁迫和威慑传统,实质是试图通过非接触手段和较低成本实现对竞争对手的压制。从法律角度来看,美国实施的“灰色地带”策略导致相关国际法在解释和适用层面面临困难,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潜在或正在形成的规则或规则体系。总体而言,美国运用“灰色地带”策略所产生的政治危害是显性和可预见的,在规则层面所产生的危害则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