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蛞蝓」寿司藏寄生虫恐致死 医示警:没吃到也有风险

知名寿司店被网友爆料吃到「蛞蝓」,向店家反应却未得到合理说明。(翻摄爆料公社)

一名网友表示自己和老公去日本连锁寿司店用餐时,发现花寿司中竟然有一只活生生的蛞蝓,吓到「这寿司真的新鲜过头了」为题发文在爆料公社。感染科权威直言,就算没有直接吃下,也可能因为沾染到黏液,而感染广东住血线虫,严重可能引发脑膜炎而留下神经病变,导致智力受损。

台北市又爆食安事件,知名寿司店遭网友爆料吃到一只「活蛞蝓」,向店家反应却只招待一份甜点,以及一名非主管职的员工道歉。影片引网友留言「吃到真的会死人」。

寄生虫专家,中国医药大学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黄高彬,是发明国内吃下锅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寄生虫感染广东住血线虫治疗方法者,他发现可利用寄生虫用药阿本达唑治疗该病毒。

黄高彬指出,只要生食,或是食用未煮熟且感染这种寄生虫的蜗牛、蛞蝓、虾、蟹、蛙类或食入受到幼虫污染的水或生菜,就会有感染广东住血线虫风险,且即便只是食物沾染到蛞蝓等软体动物爬过的黏液,因为他体内可能含有第三期幼虫,同样也会受到感染。潜伏期约十天到一个月,平均2到3周,不过实际差异很大。

黄高彬表示,该寄生虫常侵入脑部、脊髓等神经组织,造成各种神经学症状。患者多半会出现脑膜炎,以急性剧烈的头痛最常见,也可能出现发烧、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如果侵犯眼球,会造成视力受损。感染的寄生虫数量较多时,可能危及生命,致死率约1%。

他表示,非洲、台湾原住民等常因为食用锅牛,用生菜包烤未全熟的锅牛也会有感染这类病毒,另外如泰国等外籍移工也常常食用福寿螺,也都有同样的风险。

疾管署也提醒民众,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类或蜗牛,处理时应戴手套并洗净双手(砧板亦需清洗),生食蔬菜水果前务必澈底清洗干净,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