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旁)龙7部曲纳牵龙 客家龙神坛赠限量祈福卡、御守

苗栗(火旁)龙7部曲纳入牵龙苗栗市公所31日上午于猫里喵亲子公园设置客家龙神坛,举行牵龙安仪式。(巫静婷摄)

苗栗市长邱镇军市代主席邱炳光、立委徐志荣夫人王慧珍议员余文忠中油探采研究所所长陈大麟等人,授赠11龙队锦旗及披挂礼巾,象征牵龙到位。(巫静婷摄)

「客家龙神」由白米排出龙头龙身、龙爪、龙尾,以大寿金折龙角,以香枝折为龙须,龙身插上钱币作为龙鳞形体庄严、不失亲切。(巫静婷摄)

苗栗市公所正式纳入「牵龙」习俗,成为(火旁)龙7部曲中的第2部曲,今日(31日)上午于猫里喵亲子公园设置客家龙神坛,举行牵龙安座仪式,以白米排出客家龙神,说明祭祀山龙神的典故,为(火旁)龙注入灵魂,另宣布于2月1日至10日举办开运活动,欢迎民众走春祈福

苗栗(火旁)龙系列活动迈入第22年,公所为完整(火旁)龙文化首度纳入牵龙仪式,今日由市长邱镇军、市代会主席邱炳光、立委徐志荣的夫人王慧珍、县议员余文忠及中油探采研究所所长陈大麟,替「客家龙神」点燃烛火,并授赠11支龙队锦旗及披挂礼巾,象征牵龙到位,共同建立优质龙队形象

邱镇军指出,经客家民俗专家学者考证,200年前来台的客家人会寻找山龙神而建立村庄、依附其生存,龙神香座除了可见于庙宇,也常见于客家人祭祀自家祖先厅堂下方,逐渐发展成客家族群独特的龙神信仰

苗栗(火旁)龙7部曲纳入牵龙,苗栗市公所31日上午于猫里喵亲子公园设置客家龙神坛,举行牵龙安座仪式。(巫静婷摄)

苗栗(火旁)龙7部曲纳入牵龙,苗栗市公所31日上午于猫里喵亲子公园设置客家龙神坛,举行牵龙安座仪式。(巫静婷摄)

纳入牵龙为第2步骤,(火旁)龙活动正式从6部曲增至7部,分别为糊龙、牵龙、点睛迎龙、跈龙、(火旁)龙、化龙。邱镇军说,完成牵龙不仅让形制上完整、具客家特色,更借此打造苗栗市为「文化龙城」,让客家龙神成为全民守护神,(火旁)龙象征去除瘟疫国泰平安。

(左起)苗栗县议员余文忠、苗栗市代会主席邱炳光、市长邱镇军、立委徐志荣的夫人王慧珍及中油探采研究所所长陈大麟,为「客家龙神」点燃烛火。(巫静婷摄)

苗栗市公所自2月1日至10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猫里喵亲子公园举办祈福开运活动,民众可先向服务台以30元兑换1枚代币求签诗,再用获赠的祈福卡写下心愿,悬挂绘马架。(巫静婷摄)

另外,苗栗市公所自2月1日至10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猫里喵亲子公园举办祈福开运活动,安排街头艺人定时表演、投币求签、赠送绘马祈福卡及客家龙神御守等,公所说明,祈福卡及御限量1000份,民众可先向服务台以30元兑换1枚代币求签诗,再用获赠的祈福卡写下心愿,悬挂于绘马架上

苗栗(火旁)龙7部曲纳入牵龙,苗栗市公所31日上午于猫里喵亲子公园设置客家龙神坛,举行牵龙安座仪式。(巫静婷摄)

苗栗市公所自2月1日至10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猫里喵亲子公园举办祈福开运活动,民众可先向服务台以30元兑换1枚代币求签诗,再用获赠的祈福卡写下心愿,悬挂绘马架。(巫静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