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艺术发展的无限潜能—艺术@计划

巫童作品「狗干的柏林」。 (图/青丝胡同发疗会所提供)

图、文/意述

「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画廊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是否依循既有的管道,才是艺术家应走的路!?」这是长年支持国内艺术家成长,集画廊合伙人、策展人、艺评家品牌投资者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周铭志 Raymond 心中,常自相矛盾、并且不断加以思索的问题。而他认为的最佳解答,即是策划多年的《艺术@计划

有鉴于近年「艺术 x 品牌」概念全球发烧,不论是 2012 年 LV 与草间弥生合作包款, 或是顶级名牌 Hermes 与丁乙间绘画丝巾的结合。周铭志都看到了跨界相乘所产生的莫大威力。为让艺术家能够跑赢时间,同时寻觅出品牌、空间,艺术三者合作可能的极大化,《艺术@计划》也将于这样文创概念发烧的今天,开始启动

目前合作的艺术家有林轩毅 COLASA(台湾)、巫童 Wu-Tong(台湾)、黄立进 Lip-Chin WONG(新加坡)、邱铚韦 Chih-Wei CHIU(台湾)、林雅涵 Ya-Han LIN(台湾)、金宅基 Taik-Gi KIM(韩国)、苏子涵 Tzu-Hia SU(台湾)于恬 Yu-Tien(台湾)。来自街头涂鸦的 Colasa 林轩毅,综合了水泥漆、批土喷漆碳粉,举凡强调存在性的影像撷取、模版的遮档、转印技法,Colasa林轩毅的创作,一笔一划所呈现的,都是来自于街头的色彩语言、往日经年累月的涂鸦历程

如今虽然媒材由石墙转为画布,对这位科班出身却大隐于市的艺术家而言并无二致。越在涂鸦、商展中获得成就,Colasa 越深觉底层社会与弱势环境,应当需要得到大众的关心与重视。他的雪豹,右半部看似威猛,另一部份却随着流淌的金漆正在消融。他的雕塑,用黑色垃圾袋熔制而成,漆黑的外表,隐喻着因沾染海面上的油污无法去除,即将面临死亡的鸟类,塑胶,即是牠们死后,肚子里无法消化的垃圾。这万年不化的媒材,也同样有着警世意味。Colasa 的作品强烈地表现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即将绝种的动物的漠视,艺术性与创作深度可见一斑。

▲林轩毅作品「我辉煌的命运之一」, 水泥漆喷漆金漆批土碳粉。

随想拼贴的巫童,有着日式渍物的精神,「狗干的柏林」是巫童的近年力作,充满对时事的嘲讽,泛指着所有的艺术家崇洋媚外的心态。近年,由于德国艺术窜起,柏林遂取代了往日的纽约、伦敦成为了新时代的艺术之都,一时间,全球的艺术家蜂拥而至,蔚为风潮。但事实上,只要到了国外,艺术创作便能有所精进?过往去过纽约,但却不甚如意的巫童以强烈视觉语言,抨击着艺术圈的时下乱象。

综观巫童的艺术作品,是一张张的随想创作,来自于一本本过期杂志型塑而成的拼贴图象。在偶发的灵感得以与社会时事结合下,于同一画面中,水到渠成地成为激发视觉冲击的 3D 效应。「一件作品,至少需要 6 ~ 7 张图片结合,并经过 11 ~ 12 次的细部微调。印象中曾有几件作品,花上数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艺术家操守近乎偏执的他,以日本的「渍物」来形容自己的创作,若不达「美味」及「美观」的双重标准,绝不让半调子的半成品盖上「合格」的戳章

黄立进的作品充满英雄幻想,集策展人艺评人、艺术家多重身份的新加坡当代艺术家黄立进(Wong Lip Chin),为德国知名画廊(Michael Janssen)的力捧新秀。虽然他拥有精湛写实功力、像是摩天轮般的大型装置艺术,这次因为空间限制而未能来到台湾。但现场充满炫目色泽的缤纷卡漫画作,却展现出艺术家另一种不同的面貌。

由于小时候对童话世界、英雄救美故事的向往,黄立进作画时即能不加思索,在他的潜意识中搜寻,并形塑出一个个的英雄人物,或许还增添了那么些许的性暗示!?Lilou 与 Oomoo 这对卡漫风格的主角,有着神似迪士尼风格的胡子、穿着,就这样透过艺术家洋溢着无限才气的的画笔,在小熊维尼米奇手套的背景中穿梭、奔跑,上演着专属于男主女角、一场又一场精彩华丽的冒险故事。

▲黄立进作品。

在近几年的台湾年轻艺术家中,邱铚韦的绘画创作「那个充满温暖的大眼女孩」一直是个不可抹灭的优秀存在。随着创作历程的不断演进,他脱离了原本只显露灵魂之窗,仅呈现两颗神秘眼珠女孩的阶段,逐渐地演变成为半身像、身着成熟衣着的女子,手中如礼物盒、马卡龙的甜点,是他所想要传达的祝福。

邱铚韦在种种转变下,唯独脸庞,还是坚持他创作的初衷,拥有着不受岁月侵扰的童颜时刻反映着人们心中的那份纯真。此外,艺术家除了原本的压克力,也以多元的媒材进行创作。亦将能反射光线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加诸到了画面之上,让点缀的坠饰亦或目光中反射的色彩,更加光彩夺目。在脱离了满是奇幻色彩的内心戏后,邱铚韦画笔下的女人是那么样的细腻、成熟,泪眼汪汪,同时楚楚动人。

▲邱铚韦作品「黑色蛋糕」。

创作以极其细腻与柔性著称的林雅涵,水墨与胶彩由于质地相近,相互融合后富含水气以及温润的感觉、矿物颜料中的细微反光,均为作品增添了难得的气质。身为女性艺术家的林雅涵,用绘画纪录著作画当下的情绪,并透过发丝柔细平滑的特质,造就了细致、互相交织牵连的画面。并时刻表达着心中的千头万绪,那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抽象感受。

▲林雅涵作品「剪尘XXIX」。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宅文化」、「宅经济」,现在更有个自小迷上韩国机械人卡通 Robot Taekwon V(跆拳五世)创作不脱上述「宅」式风格的艺术家—金宅基(KimTaik-Gi)的艺术作品,出现在你我的眼前。由于自小迷恋着机器人英勇威武的姿态,却又对其象征战争的涵义感到反感。在又爱又恨的情绪下,我们常见的铁金钢、亦或其他种种的不锈钢雕塑作品,不但都以汽车烤漆的精致外观呈现,时而阳刚叼根烟斗、时而阴柔地涂抹唇膏的人性化动作、中性形象,让空间中顿时出现种与既定战争印象相左的违和之感。

金宅基的艺术形象鲜明,令人过目难忘。虽然仍十分年轻,他已于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展出大型公共雕塑,日前也来到台湾举办首度个展,在作品拥有着时下年轻人共通语言情势下,其艺术魅力在亚洲不断窜升。

▲宅基作品「口红」。

「若能透过不同的观点,来看待每件事情的全貌,你还是抱持原有的想法、不曾更改吗?」环氧树脂立体、像是果冻般晶亮透明的外表看似甜美,但糖衣下所隐含的内容,才是艺术家苏子涵想要表达的真义。身为 2013 台南新艺奖的得主,城市与生活一直是苏子涵艺术创作所围绕的中心思想。透过她所提供的三度空间,身为旁观者的你我能够以一个通盘的角度,来一一检视发生在我们周遭、日常生活中所上演的一幕幕荒谬剧。

「Set」是个圣诞节的场景,想要礼物的人只是坐在那里等待,如同小孩子要糖果般,未曾想到正忙碌奔波中的圣诞老人;「补车车」的情境更是有趣,拖吊业者设下一张张的流刺网,补捉着鱼儿般游动的摩托车,像极了一艘艘的远洋鱼船。与其说是来自艺术家的亲身体验,倒不如说是这些剧情,每日在我们的城市中不断上演,带些趣味的讽刺性,却又那么令人玩味。

▲苏子涵作品。

「无论身在何地,都不曾遗忘自身所喜爱的艺术。」身为 Chaumet、Versace 的行销公关、欧洲旅游作家,这是艺术家于恬近年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但她一路以来,不曾遗忘自小绘画所带给她的感动。10 岁开始学画,即受到世界儿童画展亚洲首奖的殊荣肯定,台科大工业设计系毕业、复兴美工一年的短暂教职过后,于恬旅居英国、西班牙数年,虽然做的并非纯艺术,但在外国文化的滋养下,重拾画笔创作的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旅行记忆」。

「记忆里的风景,会因人们的感受不一而有所改变。」由于受过时尚产业的洗涤,艺术家的配色,或多或少与现实的景物出现差异,进而使得空间,产生了一种类魔幻与梦境般的氛围。那是专属于艺术家的旅行体验,同时于恬也引颈期盼着,身为观者的你我,能够细心阅读。

▲于恬作品。

在艺术家知名度、以及作品曝光率加以提升后,艺术@计划也会进而瞄准企业需求,提出各项专案计划,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为大众所熟知。在构筑艺术推广平台的同时,本计划也聚集了一群热爱艺术的年轻收藏家,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期望能为艺术家得到一股稳定支持的力量。

「在产业链与周边系统成熟后,将得以持续复制文创成功经验。」由于深耕文创产业已久,周铭志知道台湾对于艺术的需求绝对不仅于此,只要艺术家、经理人能与企业主拥有共同理念,将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潜能。「不限国籍、年龄,只要是优秀的艺术家或喜欢艺术的品牌,都欢迎加入这个平台。」艺术@计划也将于 5 月 15 日,与福尔摩沙国际艺术博览会合作,举办启动仪式,作为计划的开端,期待为台湾的艺术,共尽那一份专属于「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