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北洋致远舰沉睡2甲子 200文物出水现悲壮历史

历时3年的水下考古北洋舰队沉舰「致远舰」200多件文物出水,重现甲午海战的悲壮历史。其中一个单筒望远镜物镜上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英文名字,成了证实沉船身份的一大物证。(图/翻摄自央视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海底沉睡了两甲子后,「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的模样日渐清晰,再现「甲午海战」悲壮的历史。大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9日发布,在历时3年的水下考古,共发现文物200多件,其中一个单筒望远镜,物镜上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字,成了证实沉船身份的一大物证。

经水下考古调查确认,「丹东一号」(致远舰)遗址位于辽宁丹东市东港西南约50多公里的海域距离最近的大鹿岛约20公里。舰体已经完全掩埋于海床淤泥之下,埋藏方向为西南-东北走向。据介绍,该舰体原样有8公尺高度长度为71公尺,但现在只保留2.5公尺高度、61公尺长,舰体损毁相当严重。

▼盘心有「致远」二字的餐盘

▲铜加特林机枪

1894年,中国黄海海域爆发了中日甲午大海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动力战舰的大规模战役,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久,在世界海战史上罕见。9月17日,辽宁丹东大东沟海域,中日舰队狭路相逢展开激战。北洋海军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艘战舰沉没。其中,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舰长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246人殉难。

100多年后有民众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钢铁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经过长达3年的水下考古,多处重要遗物显示,它就是当年沉没的致远舰。

▲致远舰武器配备。

《央视网》报导,考古队共发现(提取)文物200多件,大多是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其中包括盘心有「致远」二字的餐盘、铜加特林机枪、57毫米哈乞开司炮肩托炮弹壳,还有一个单筒望远镜,物镜上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字。大副是致远舰上官职仅次于舰长邓世昌的重要人物,这也成为证实沉船身份的有利物证。

北洋水师「致远舰」水兵甲板上的合影(约摄于1887年)。(图/翻摄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