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兰屿7-11正式营业 我所看见极度对立的七大争议

图、文/六肆零来到兰屿的最大事件,就是7-11要进驻了 ,原本这件事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而我碰巧来兰屿放空八天,无端卷进这件事的漩涡了。

这几天和很多当地人聊天,逢人就问对于7-11进驻的想法,不得不说兰屿人的想法和台湾本岛人民观点大相径庭。

台湾本岛的观点大多是反对,就我这几天实地访查,兰屿人内部的声音极度对立,我只能站在天平的两端,陈述出两造的说法,我不是圣人,我绝对无法公正,我写这篇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先来带大家透过照片来一窥兰屿7-11店,让大家看看这间店的实体模样。

兰屿门市是7-ELEVEN离岛的第52家门市。

▼2014/9/17 低调的像一家民宿,一楼外观刻意用白色贴纸遮蔽,二楼三楼是民宿

▼2014/9/18 挂上招牌

▼2014/9/19 正式开幕

▼穿上丁字裤的Open酱

▼座位区

生鲜食品

咖啡机

▼干果区

生活用品

泡面

下酒菜

冰品

▼便利的一区:电子商务、事务机、ibon

关东煮

很多事没有对错,只要你知道你心目中信仰的价值就好了,我并不想引战,也不会去回应太激烈的留言,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争议一、便利超商破坏达悟文化

便利超商会破坏一个民族的文化,我想这是无限上钢的论点,便利超商早年引进台湾时,有破坏汉族文化,或是客家文化,乃至于台湾原住民16族的文化吗?

其实台东农会超市早就进军兰屿了,但至今并没有破坏达悟族的飞鱼季,或是拼板舟文化,传统文化显然并不会因为便利超商或超市而受到影响

一位达悟大哥说:「其实最大的破坏,当观光客大批涌入的时候,就是一种破坏了。」

▼台东农会超市

海洋超市

争议二、(赞成方&反对方小七对于当地杂货店的影响?

地人说其实开小七很单纯,所有货品都当下结清,而杂货店是可以赊账的,把人的关系扯进来后就会变得很复杂,款项很难一清二楚;但用另一种观点来看,杂货店和在地连结较深,能够使用母语沟通,较有人情味。

居民说:「小七并不会轻易改变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小七摆明就是给观光客去买的,不是给兰屿人去买的。」

也有人说小七开设后会影响当地店家,估计首要冲击椰油部落红头部落一带的杂货店,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全岛店家,还有待观察。

我问了野银的居民,他们说椰油太远了,要买东西大老远跑去不切实际,就像信义区开了一家新的7-11,北投地区的居民就会因为距离太远,而降低购物频率。

当地杂货店可能没先受到影响,民宿业会先受到影响,因为游客还是会选择生活机能好的地带,汉人旅游方式就是喜欢便利,去清境的时候就会逐7-11而居,同样的来兰屿的游客也多会选择椰油和红头部落,首先影响到的是偏远部落的民宿业者。本文撷取自《赤子之心闯世界》部落格,详文>>>请点我

※ 更多旅行即时疯景粉丝团同步更新,欢迎加入刘士铭-赤子之心闯世界粉丝团

争议三、(反对方)兰屿人不能短视近利,需要永续发展

当地居民说:「我们需要的是内部有共识,整合资源和能量去做一些永续经营的事,而不是为了赚眼前的钱而短视近利,放弃我们内部自治的原则,为什么要把汉人的消费习惯硬塞进来我们的传统领域,可惜兰屿各部落间意见分歧,还在对立中。

兰屿人一直以来都过着纯朴的生活,本岛便利的生活方式就是和我们不同,但来到这里的游客就会觉得这里缺什么?若是多了什么会更好?

汉人的旅游方式,慢慢的移植到岛上来,来到兰屿就是要适应这里感受生活和文化的方式,而不是一直骑着机车在环岛。」

我想如果兰屿内部能够团结有共识,或许能够成为另一个司马库斯,共同决定岛上所有一切的发展。

争议四、(赞成方)为什么兰屿人不能享受便利的生活?多一点商品和店家的选择?

为什么他们不能决定他们想要的生活,关于这一点,很多当地人愤恨不平:

「打开你的皮包,如果没有任何一张便利超商的发票,再来评论好吗?」

「为什么你们可以用ibon买票网购店配,代收费用的服务,而兰屿人不行?」

「为什么农会超市和海洋超市都进驻了,我们不能多另一种商店的选择?」

我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在享受超商对于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时,对于兰屿人的需求却少了一种同理心?我从小就依赖便利超商带来的便利性,无论是买饮料或买票券,甚至去外地时都是仰赖便利超商购买必需品,超商已完整融入我的生活,我也实在无话可说,我没有立场去反驳他们想要更便利的生活机能。

争议五、(赞成方)你对兰屿的期待和印象,其实限缩兰屿的发展?

一位达悟大哥跟我说,有专业学者来到兰屿时,对他说:「你们马路不用双线道,也不用柏油路,这样就够了!」大哥回说:「人类都是不断的进步,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那你用传统的方式,自己从机场走过来,让你感受到什么这样就够了。」

我不禁也反思,兰屿是不是台湾最后一个没有柏油路的乡镇?全岛路还是传统的水泥路,他们想要一条安全的环岛柏油路,而不是摩擦力十足,跌倒都会被去很多角质的水泥路面,对照台北市的马路不时挖了又铺,他们的请求很卑微,却孤立无援。

大家眼中的兰屿就必须是淳朴的生活环境,不能有任何商业的环境,必须保留最淳朴的样子,但那是居民想要的生活环境吗?你在选择买房子的环境前,会不会选择附近的生活机能是否便利,而他们难道也没有选择便利生活的权利,只为了诠释你心中的淳朴而必须被迫牺牲。

一位达悟大姐说:「我们也想要过现代化生活,口口声声讲兰屿是台湾最后一块净土,那你要先了解我们,你先过来住看看,一个月就好,看你生活的下去吗?」

我听完后百感交集,从清朝的洋务运动,到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印证了没有一个文化或国家,是无法抗拒时代的演进,停止追求进步,那是人性的本能。就像我家都已经使用智慧型手机了,我就没有身份去要求隔壁传统四合院聚落的居民,必须要继续使用传统黑白荧幕的手机,才符合他家古色古香的外观。

达悟大姐继续说:「我们同样是国家的公民,却一直受不到国家基础建设的照顾,大家只把我当作猴子,只想来看耍猴戏,看我们划拼板舟,看我们穿丁字裤,却不能我们发展,少了同理心的尊重。」

我想真正要保存文化,不是抗拒现代化,而是全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用新科技的方式去延续传统,透过网路或传播的力量,无远弗届的用创意去行销和推广,就像客家桐花季的行销就是很完整的将文化和观光给串联起来。

争议六、若7-11来兰屿不会赚钱,统一企业要的是什么?

7-11进驻兰屿后,经过在地人的分析,其实是很难盈利的,那为什么还要亏本进驻?

第一、根据居民表示,统一取得地上建物15年,就花了1xxx万,15年后一切归地主,装潢费另计,这笔投资很难赚得回来。

第二、兰屿的淡旺季明显,旺季就是暑假两个月,再加上6月和9月,那如果只赚游客四个月的钱,要如何维持一年二十四小时的营运成本加上人事成本。

第三、兰屿进货成本偏高,商品价格也无法压低,统一超商表示,由于与台湾本岛交通多依赖船运及小飞机,所以物流配送的难度较高,初估每年成本较一般门市多出110万元。农会超市价格又是最公道相对低廉的,那兰屿7-11刺激当地居民购物欲的竞争力在哪里?

根据7-11公关新闻稿的说法,他们想要在全国各乡镇都开设门市,兰屿是他们规划很久的点,希望能够拓展门市来服务当地民众,带来更多便利的生活。

听完以上说法,推测是想满足企业插旗的雄心,而兰屿就是最后一个点,不计盈亏的想要获取企业认同,企图营造出公益企业的形象,这样的广告行销费用其实很便宜,葫芦里卖什么药,大家都心照不宣。

争议七、(反对方)敲响财团与企业大举进驻兰屿的警钟?

这一点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一旦第一家企业成功进驻兰屿了,接下来星巴克、麦当劳、全联饭店业...都可以循线进入,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今日绿岛,明日兰屿」也是可以预期的,兰屿在观光客心中的独特性将荡然无存。

9/19兰屿7-11店开幕,凤凰台风锁岛三日,全面停机停船,居民和游客倾巢而出抢购战备存粮,在这时间点上,就消费者角度,农会是价格最便宜的适合抢粮食, 7-11适合用ibon抢火车票券,顶多买个纯吃茶或是city cafe。

我见证了兰屿跨时代的发展,这争议还僵持在天平的两端,究竟要维持现状,还是要经济发展?我不是兰屿人,居民自决才是最重要的,我都会给予尊重和祝福,他们要的生活方式,请留给当地人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