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选择权与学习自主权

王雅琪

近来十二年国教议题热闹滚滚,先是某班建中学生服务学习课的讨论中,觉得要为社会做点事,于是40几个学生回到国中母校调查,并提出一份调查报告;接着是中国时报专业方式进行民调。虽然前者不够专业,但学生主动去做这样的尝试关心社会,值得鼓励,且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毕竟调查的对象是学生,而中时民调的对象是大人,当然结论未必相同。但教育主体是学生,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说,我们要问问学生需要什么,不要总是大人们指东指西,我们确实是要多听听孩子声音,维护孩子的学习自主权

免试入学方面,中时民调告诉我们,多数民众不认为抽签是一个好的办法大家还是比较认同以比序的方式处理超额问题。但现行超额比序办法或是太简单,或是太多元,导致最后可能很多学生还是要以抽签方式决定去那一所学校。如果深入思考,抽签方式其实违反了我们人民的基本权益–教育选择权

大家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人民都还可以用迁移的方式选择教育环境。但如果用抽签,我们只能到庙里烧香拜佛,将使得现在的教育自由可谓比两千年前还不如,这如何是公平正义呢?处理超额问题是要有一个机制,要有一个大家可以努力的方向,这可能就是多数人民认为不宜以抽签方式决定入学与否的原因

此外,中时民调显示,89%的民众认同将九年级会考成绩纳入各项超额比序项目中,认同比例是各项中最高的。这表示:多数大人也认为需要一个公平的考试并据以比序。这点与建中同学们所作的调查是相近的。

菁英高中的存废方面,中时民调显示,57%民众是支持公立菁英高中存在的。但教育部长在立法院却说113年的目标是完全免试,而在立法院教育委员会的讨论中,多位立法委员都强调以校为单位计算免试入学比例。若以现行之免试入学方式操作,完全免试的意涵就是消灭公立菁英高中!这是不符合民意,也不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家都认为美国是先进国家,但在纽约市,有8所特殊高中是要用考试的方式入学的,招生比例约为全区的6.4%。日本1990年代实施的宽松教育的后果也已显现,为何我们还要再重蹈覆辙呢?

十二年国教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适性扬才,但很多人都在升学考试制度上作文章。事实上,教育为所谓的「百年大计」,是不能以「革命」的方式处理的。教育的改革是要循序渐进、稳健推动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与需要,开授学生适合的课程,调整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免试比例上喊价,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绝不能当白老鼠,「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当白老鼠!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

评论/12年国教、凭什么剥夺「读书型」孩子的生存权

评论/升学主义幽灵台湾始终挥之不去……

●作者王雅琪,桃园市家管。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和讨论,稿件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