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助弱势生翻转人生? 学者盼政府整合资源、及早扶助

黄昆辉教育基金会调查国内弱势学生扶助政策,发现诸多问题,呼吁政府正视与解决。(图/记者李毓康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黄昆辉教育基金会今(27日)针对我国现行弱势学生的补助政策与扶助方案的实施成效进行各界对谈。董事长黄昆辉强调,教育是弱势学生翻转人生的重要管道投资弱势者教育既合乎教育机会均等理念,也符合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另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弱势学生藉教育提升能力,一方面能够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另方面也可以减轻社会照顾的负担。

目前政府对弱势教育采行相当多的补助政策与扶助方案,基金会为了了解其实施成效,委托台师大教授王丽云等人主持「区域发展与教育弱势扶助方案」与「高等教育不平等现况与弱势扶助方案」两项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中小学与高等教育两个阶段的实施状况

王丽云指出,高教弱势扶助方案较具体、全面,包括学杂费减免,助学贷款助学金等「经费补助」,以及繁星计划原住民升学保障等「入学协助」,另有学习辅导职涯辅导等措施。中小学则以补救教学计划、课后照顾服务等「学习协助」为主,协助整体性较为不足。

▲黄昆辉强调,教育是弱势学生翻转人生的重要管道。(图/记者崔至云摄)

王丽云认为,中小学生自我照顾能力不足,更需要协助与辅导,及早介入协助,提升其能力,成为影响他能否继续升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因素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Dr.Heckman指出,透过早期扶助方案提高弱势学生能力,带给个人与社会的投资报酬率甚高。帮得晚不如帮得早,建议政府,应全面检讨中小学弱势扶助方案,规划更有系统、更完善的方案,及早积极介入。

另外,王丽云也指出,政府界定弱势学生一直以收入等级、身分等作为标准,但在社会变迁下,过于僵化的判别标准已经无法筛选出某些真正需要协助的潜在弱势者。例如,家庭功能失能的家庭,家中有重病患经济负担沉重者。又如,都会区弱势家庭以环境、文化不利问题为主。此外,在执行层面亦有若干问题,例如,有些弱势学生重复多次领取补助、家长领取助学金移作家用。又如,部分社会住宅区则因弱势家庭较为集中,学区内学校弱势学生辅导负荷超载,执行效率效能偏低。建议政府,依据社会与环境变迁,重新检讨建立界定弱势的标准,确认弱势学生类型,提供对应有效之协助。

最后,王丽云也谈到,目前实施的扶助方案种类繁多,而弱势学生及其家庭的状况更是多样复杂,弱势扶助面对的不是经济单一问题。例如,除了贫穷之外,学生可能有身心障碍或行为偏差问题,而其家庭也可能属于隔代教养或家庭失能等状况。弱势扶助绝非经费补助,即可解决问题,必须有心理辅导、特教安置或社工介入才能解决个案困境

王丽云又说,这些不同专业政府部门分属不同部会主管,因此弱势扶助工作也需要跨部会的协调合作。此外,人称台湾最美的风景就是人,善心人士很多,奖助学金爱心捐款非常多,若能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统筹规划,应可拟订较为完善的弱势扶助计划。建议结合教育、心理、社工等专业,共同解决弱势个案,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统筹规划弱势扶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