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怪癖Top10」!第1名网紧抱:再脏都不洗 你中几个?
▲你从小到大也有自己专属的「小被被」吗?(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网搜小组/综合报导
网友们,你有事没事也爱咬笔、咬吸管吗?这些看在旁人眼里的「怪癖」即便害你被家人嫌弃好脏、好恶心,却是你从小到大一直改不了的坏习惯吗?DailyView网路温度计就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调查,统整出2018网友最常讨论,长大后却戒不掉的「儿时怪癖Top10」,第1名一点也不意外,它让网友安稳入眠,让人好想抱紧处理:「再脏也不洗」!
第10名:伤口结痂硬要抠明知抠了会流血,但看着伤口上的结痂,就忍不住手贱狂摸,尤其结痂凸起触感不同,特别有吸引力。小时候甚至会认真观察结痂,通常过没多久又再度喷血。
第9名:咬笔许多网友认为咬笔想事情,看起来「比较有脑」的样子,但其实咬笔代表你正处于焦虑状态,倘若太常用牙齿咬硬物,不仅容易导致牙齿断裂,还可能害关节受伤。
▲当嘴唇又干又裂的时候,你也习惯咬唇上的死皮吗?(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第8名:咬嘴唇死皮天气又干又冷,一旦饮水量不足,嘴唇容易破皮,让人忍不住就想用口水舔啊舔,甚至咬掉唇上的死皮,最终流血收场。心理学家认为,爱咬嘴唇者是在释放压力,由于心里有怨恨却又无处发泄,借此表达内心不满情绪。
第7名:睡觉时把手脚藏棉被里由于小时候不想睡觉时,爸妈都会恐吓「叫妖怪来抓你」、「再不睡坏人就要来了」,让我们相信一旦露出手脚就会被妖怪抓住,以至于长大后仍不敢将手脚伸出棉被外。第6名:咬吸管明明饮料喝完了却舍不得丢?就是要把吸管咬成扁平、破破烂烂才肯丢吗?其实咬吸管和咬指甲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过去塑胶吸管危害海洋生物的新闻层出不穷,因此也建议网友们环保爱地球,请改用环保吸管吧!
▲不只小时候喜欢抱着东西入睡,就连长大后也仍保有这个习惯。(示意图/视觉中国)
第5名:抱着东西入睡除了神圣小被被外,你还喜欢抱着什么睡?即便已经上了大学,没有抱着大娃娃、夹着抱枕就是睡不着吗?喜欢抱着东西睡的人代表容易相信别人,但另一方面也较容易吃亏。
第4名:挖鼻孔在屁孩时代一定经历过挖完鼻屎吃掉,甚至乱黏的恶心回忆。有医师认为,鼻孔内的黏膜细致,一直挖容易流鼻血;但也有专家指出,挖鼻孔能刺激大脑,让你变得更聪明。
第3名:挖耳朵用棉花棒挖耳朵可说是最疗愈的时刻,但许多医师警告,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挖耳屎,可能使耳屎越卡越深,一不小心还可能刺伤耳膜而影响听力。建议若有需要,请找专业耳鼻喉科医师协助。
▲爱咬指甲不只手指头丑丑的,还连同把细菌吃下肚。(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第2名:咬指甲放空咬指甲、想事情咬指甲?咬指甲真的没好处,除了让手指看起来丑丑的,指甲缝里的细菌还会因此跑进口腔里。许多网友分享使用OK蹦、做水晶指甲,甚至在指甲上涂绿油精,都能帮助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
第1名:小被被毫无悬念!网友们睡觉时最离不开的小被被,从小到大陪伴着大家长大,而因为沾染汗水、体液及口水,使得小被被严重变色,直到被家人丢进洗衣机才发现小被被的「原色」,而被水洗掉的「香味」更是让网友崩溃。有人质疑这么多年没洗不觉得恶吗?但网友们就是喜欢它的「那股味儿」。
香港心理专家隼人曾指出,在心理学称为「安全毯现象」(Security Blanket),就是当我们内心缺乏了某种心理补偿时,在有意识或潜意识中,去找一个代替品来满足自己这种心理的需求,然后渐渐我们会对这个物品产生了一种依赖感。
成人和小孩一样,抱着依恋物品就如他们的避风港,可以让他们完全放松,为他们忙碌的一天减压,安然入睡。有时依恋物品也可成为他们情感抒发的对象,对物品进行拉扯,紧抱,或者搥打洋娃娃等行为,其实是有助抒发负面情绪,当情绪释放后,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如果有家人或伴侣是抱被被的人,并不用强迫他们放弃及丢掉依恋物,这只是他们心灵上的少少慰藉,不用剥削吧。